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月光洒满我的村庄
http://suihua.dbw.cn   2016-10-27 14:18:29

赵传明

  月光,柔柔的,轻轻的,静静的,我喜欢这种感觉。月光如水,月光如画,月光如诗,月光如歌,不知寄托了多少人的惆怅,寄托了多少人的愿望,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寄托了多少人的哀怨。月光里总是夹杂着思念和乡愁的味道。所以,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都喜欢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吟唱,都理解苏轼“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伤,都愿温一壶月光下酒,在朦胧中沉醉。因为只有月光,才能听懂他们的心声,因为只有月光,才能读懂他们的愁思,因为只有月光,才能真正懂得他们为什么珍惜这撩人心绪的千古绝唱。

  人们都说,春花秋月是最美的。在我的记忆当中,故乡秋天的月色非常柔非常静非常美。秋天的夜,柔柔的,爽爽的,就连那风都是柔和的。秋水长天,秋高气爽,月亮既大又圆,月光如昼,洒满我的村庄,让那满天的星星都黯然失色。秋夜静谧,月色迷人,月笼轻沙,好美呀!那些大黄狗都去哪儿了,怎么一点儿都听不到汪汪叫的声音了呢,它们也陶醉了吗?不是的,因为月光驻进了我的村庄,把我的家园照得雪亮雪亮,那些尽职尽责的大黄狗都偷懒睡觉去了,沐浴在月光中的村庄好静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秋收是忙碌的,是辛苦的,是欢喜的。往往最先收获的是玉米,我喜欢在醉人的秋色里,和童年的玩伴围坐在一起烤玉米吃。每个人都撅一枝腊条,把玉米插在腊条上,神情专注的在火上烤。那烤玉米的香真馋人,让人直流口水。谁先烤熟了,往往自己不舍得吃,都是手擎腊条,把玉米递到童伴的嘴边,你一口我一口。那烤玉米的味道,好香啊。假如是在夜晚,我们在月光下燃起篝火烤玉米,月光会把火焰映照的五彩斑斓,我们的小脸蛋都像化了妆似的灿烂。可惜那时候我不会写诗颂诗,如果会,一定会在月光下高声吟唱。那玉米香弥漫了我的童年,至今都还弥漫着我的心。

  记得有一年在涝坡里陪着父母掰玉米,他们在头里掰,我跟在后头堆。月光把父母的脸照得特别清晰,我分明看到他们一点儿都不觉得累,脸上还挂着喜悦。我堆着堆着就困了,一头倒在玉米堆里,怀里抱着玉米,身上披着一身的月光睡着了。睡梦中,我梦见了玉兔和嫦娥,她们翩翩起舞,来到我身边,玉兔调皮地用草穗游戏我的嘴,嫦娥拂袖温存地抚摸着我的脸,我在月光下沉醉着微笑着。忽然,有一个温柔的声音把我唤醒了,原来是母亲怕我着凉,叫我起来让我回家。母亲害怕玉米茬子扎伤我的脚,小心翼翼地把我领到地头,将我送上那条乡间小路。母亲告诉我,奶奶爷爷在家里等着你呢,回家吧。当我走出几步回头时,母亲在那里深情望着我,但她一句话也没有说。我当时很纳闷,母亲不知道我害怕吗,她怎么没有嘱咐我别怕呢。后来我明白了,她就是怕我害怕才没有说。

  我双手拎着自己的鞋,静悄悄地走在乡村小道上,能够清晰地听到蟋蟀的叫声,要是在白天,我会顺着这动听的叫声,去捕捉草丛里的蟋蟀。可是,这晚我并没感觉到这叫声有多美,因为我心里害怕。尽管月光把回家的路照得很亮,但是每当路过树影墙影时,我就觉得头皮发麻。我抬头看了一眼圆圆的月亮,她在温柔地对我笑呢。我告诉自己别怕,有玉兔哥哥和嫦娥姐姐陪着我。当路过我们村的那个水库时,我看到那水好明净,水里的月亮好清楚,好像就挂在倒影水中的树梢上。那景色,真的好美呀。

  过了水库,有两棵上百年的栗子树。我经过这里时,水中月亮带给我的惊喜一扫而光,我的头嗡嗡直响,心里头咯噔咯噔的,后背上直冒冷汗。因为那栗子树下有两座坟,白天我每逢路过这里都害怕,从来不敢东张西望,更何况夜里只身一人过这一关呢。我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肯定是闭着眼睛的。过了这两棵栗子树,就是我们的村子了,我不敢加快脚步更不敢回头,好像身后有什么东西一直尾随着我,身体不寒而栗。那满村的人家都在坡里收庄稼,村子里静悄悄的,好在有皎洁的月光陪伴着我。是啊,身后有母亲望着我,家里有奶奶爷爷等着我,我渐渐地忘记了害怕,从而回过神来欣赏这洒满村庄的月光。

  我的家住在村子最上头,往我们家走,一路都是上坡。走上坡路让我自然地抬起头,月亮把家家户户的房子照得柔软柔软的,我看到月色中的草房都好漂亮啊。村子里大树如盖,树影婆娑,树下的月光斑斑点点。那一道道地堰,弯弯曲曲,影影绰绰,在月色中恍若妙曼梦境的思绪,把我的村庄装扮的如诗如画。那满地的花生地瓜,朦朦胧胧,不时传来蚂蚱清幽的鸣叫声,这会儿都没有睡觉,都在享受着月光带来的柔情。我置身这美妙的月色中,脚步轻轻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心事在静静地徘徊。好想醉在这月色里,美美地躺在山坡上,对着那明净的月亮,和玉兔哥哥嫦娥姐姐分享一下我美丽的心情。

  越往家走,我的影子就越长,我的视野就越宽,我们的村庄便一收眼底。洒满月光的村庄,真的好美好美啊。月亮把房子照的很亮很亮,让树显得很静很静,那山坡河沟缥缥缈缈,那银灰色的月光透着暖意,散发着迷蒙的忧伤,让人觉得有一种夜静月闲的美。我要是会绘画该多好啊,我会把这月色下的村庄画下来,你们会看到双手拎着鞋,赤脚行走在月色里的我。

  快到家的时候,有一个轻柔柔的声音传来:“存,你回来了吗?”噢,那是我奶奶呼唤我。我的奶奶是个大嗓门,要是在白天,她在山上喊一嗓子,全山村的人都能听到。晚上她柔声柔气地唤我,就是怕吓着我。奶奶的呼唤声,犹如一股暖流涌入心田,让我感觉暖暖的。奶奶坐在地上向远处张望着,爷爷坐在交叉上抽着汗烟等待着,奶奶的身边躺着一只大花猫,它的眼睛在月色里闪闪发光,这是我最熟悉的情景,也是最亲切的身影。四十多年过去了,奶奶爷爷等待我的情境,已化作一尊温馨的雕像,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我今生今世都不会忘怀。那晚回到奶奶爷爷的身边,奶奶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饿了吗?”奶奶和我母亲一样,也没有问我害没害怕,就是怕我心里害怕呀,奶奶和母亲对我一样疼爱。我跟着奶奶爷爷回到家里,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然后睡在奶奶爷爷的床上,月光透过窗棱照在我的脸上,感觉脸上好舒服呀。我想,睡梦中我的脸上一定是带着微笑的。那个夜晚,我睡的好甜好甜。

  (2016年10月26日晨·绥化)

 
作者: 赵传明    来源: 绥化新闻网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