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托起百姓安居梦想
http://suihua.dbw.cn   2016-09-07 10:42:43

  ——安达市多措并举快速推进棚户区改造

  一座座塔吊在空中舞动,浇灌车伸展着长臂,工人们上下奔忙,随着各大棚改区块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安达市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已进入快车道。

  纵观这个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从当地政府的决策部署,到当地住建局等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层层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各个环节始终紧紧围绕着“民生”二字,彰显着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2015年,这个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至今,将有7743户棚户区拆迁居民像刘玉民一样,陆续搬进他们梦寐以求的新家。

  在安达市典型城中村的“小北屯”绿城阳光御园棚改现场,棚户区居民刘玉民几乎每天都要来看一看,以前一家4口人住在60平方米的平房里,取暖要靠生炉子,方便还需到百米远的公共厕所,一刮风尘土满天飞。刘玉民老人说:“虽然对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很有感情,但去年听说要改造,我几乎是片区里第一个响应的。”正是有了棚改惠民政策和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房屋征收工作,在这个市“小北屯”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实现辖区460余户居民7天全部签约,第9天完成场地平整,第10天开工放线。其他区块征收也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了拆迁工作,创下了棚改房屋征收、拆迁、开工的“安达速度”,为项目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

  安达市“小北屯”、“三角线”等城中村棚户区群众的生活,可以用“四个之最”来形容,就是生活居住条件最差、生活环境最差、平均收入最低、最需要政府的帮助。这句话用在形容改造前的重点棚户区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一是房屋破旧严重,安全问题突出。“三角线”棚改地区多数房屋年久失修,危旧房多,有的甚至还是土房,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二是市政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交通和卫生问题突出。道路狭窄拥挤,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没有下水管线,地势低洼污水排放不畅,四溢现象时有发生。三是低收入家庭相对集中,居民生活相对贫困。如何推动重点棚户区块改造加速发展,切实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成为这个市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面对棚户区居民沉甸甸的期盼,早日加快棚户区改造成为当地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体现。经过调研考察和前期准备,这个市于2015年8月正式将9个地势低洼、内涝严重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了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由于棚改项目总面积达171.5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7743户,从编制可研、发改立项、规划设计、申报融资计划到征收拆迁时已是8月中旬,待项目开工达到建设条件时已是9月中旬。因此是2015年秋季开工,还是2016年春季再开工建设,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这个市经过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踏查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果断决策,马上组织4个重点棚改区块开工建设。相关棚改项目以最快速度完成招投标,完成施工企业进场,完成设备安装,完成建筑材料储备,以一天当十天的效率开展棚改项目建设会战,用短短两周时间完成了组织架构设置,实施和补偿方案出台,迅速启动“四大重点区域”保障性住房工程,打响了全市新一轮棚户区改造的攻坚战。到2015年11月6日,最先开工的楼房主体封顶,最晚开工的楼房也建到二层,创造了全市棚改施工建设的最快进度,也充分显示出这个市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的决心和信心。

  思路一开 难题得破解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棚户区改造不同于常规的城市建设。为确保棚户区改造的顺利实施,这个市成立棚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正副组长,人大主任任总指挥。并成立四个征收领导小组,分别由住建局长、规划局长、征收办主任、城管执法局长任组长,同时,集中公检法机关在内的33个部门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挥部,抽调128人专职从事棚户区改造和存量房购买工作,通过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形成了政府和居民共同参与改造的新局面。

  为破解难题,这个市坚持突出政府责任,把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和环境作为根本目的,并利用国家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的机遇,积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棚改信贷资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棚户区改造和精准扶贫相结合,建设扶贫救灾保障性住房,有效改善了棚户区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目前,这个市已申请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支行贷款投资19.1亿元,加速推进集中连片、地势低洼、内涝严重地块的旧城改造工程。同时,正积极申请农业发展银行贷款16亿元,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为确保棚户区被征收居民尽早回迁入住,这个市通过建购并举的方式实施救灾扶贫安置工程。成立了购买存量房交易中心,启动购买存量房安置棚户区居民工作。按照国家“去存量”政策要求,对全市建筑市场现有存量房进行了详细统计和严格审查。将符合标准的17家开发企业的存量房纳入交易平台,并制定了《安达市组织棚户区居民自主购买存量房源安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审核制度。存量房交易中心将为棚户区异地安置的居民以及需要购买商品房的居民提供市内存量房交易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人员全部进入交易大厅,群众可按照工作流程通过持有的“房票”,自主在交易大厅选择房源。房票安置方式进一步完善了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式,满足了被征收人多元化的安置需求,缩短了临时安置过渡时间,极大的提高了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工作效率。目前,第一批通过购买存量房得到安置的棚户区居民达1150余户。

  打造精品 安居且宜居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个市围绕拆迁、回迁安置房建设等工作重点,努力破解拆迁难题,高标准建设安置房,稳步推进回迁安置工作,打造棚户区改造精品工程,使棚户区改造实现由居住条件改善到居住环境改善、由安置到安居、由居住社区到和谐家园的提升。

  棚改“城中村”大多是城乡结合部,除了农居混杂、人口结构复杂、低收入家庭集中外,还存在产权不清晰、住房面积两极分化严重的特点,拆迁难度较大。为此,棚户区改造指挥部严格落实惠民政策,对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研究,按照“及时决策、分类解决、合理补偿、加快拆迁”原则,依法依例补偿,积极解决群众的合法诉求。

  目前,投资9.1亿元,总面积达41.8万平方米的水岸尚品、淮阳人家、绿城阳光御园、滨东华府四个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项目,自2015年9月开工建设至今,119栋楼房全部封顶,9月末棚改居民即可回迁,实现了全市救灾扶贫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的完美收官。如今,投资2.3亿元,可安置1791户,建设面积达12.44万平方米的北岸逸城、水岸尚品二期棚改项目也正在快速推进。为确保棚户区拆迁居民“搬得安心、住得放心”,这个市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把安置房建设安全质量放在首位,着力做好建设施工监管等工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实现百姓住有所居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着力点。这个市自2008年以来,大力推进旧城改造,着力改善棚户区贫困居民居住条件,已累计投资67亿元,改造片区55个,惠及群众5万余人。今后,这个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锐意进取,奋发作为,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圆满完成各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任务,为实现和谐宜居城市贡献力量!

 
作者: 闫鸿亮 李剑峰 吕建微 刘冀民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玉志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