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传奇奶奶上海新书发布会上讲故事
http://suihua.dbw.cn   2016-09-04 15:45:51

  8月19日,传奇奶奶姜淑梅在女儿艾苓的陪同下带着第四部作品《俺男人》与上海书展读者见面,见面会现场,姜淑梅讲起自己写作的故事,幽默风趣,成为读者们追捧的焦点。

  当主持人现场问起姜淑梅奶奶,和女儿相比谁的书写得更好时,姜奶奶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写得好,我的经历多,写的老故事,故事好。”

  艾苓也十分认同,“还是娘写得好,写的故事好。娘不仅写自己的故事,还擅长打捞别人的故事。遇到一个陌生人就能说话,三分钟就能热聊,然后开始打捞故事。”姜奶奶把打捞故事说成“上货”,平时爱去各种地方“上货”,搜罗一个人、一个家族的故事并记录。姜奶奶去上货,艾苓也会抽空陪同,涉及战争、几百年的家族史等姜奶奶感到吃力的部分,艾苓会细心帮忙梳理。

  现年80岁的姜淑梅笔耕不辍,以一年一本书的速度,续写着老年作家的辉煌,《俺男人》是姜淑梅出版的第四本书,秉承前三本书写作风格和叙事语言,讲述老事儿,写接地气儿的人物,好看,耐读。

  姜奶奶一直强调艾苓是自己的老师:“老师厉害。我写第一本书的时候,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直在擦,一天下来就写了一句话。过了两天还写不出来,我就不想写了,我就跟艾苓说:‘你帮我写吧’,但是她不帮我,让我继续写。”

  姜淑梅说,自己早期的手稿里有自己造的字,有写反的字,还有落空,都是艾苓帮忙整理的。艾苓理解的“老师厉害”则是认为自己对母亲的要求严格。手稿中好的故事可以录入,但是不好的必须重写,每一个故事都要换一个开头方式等。“其实娘的写作动力就跟传统的说书人一样,压不住,急于讲自己满肚子的故事,她写起故事来一天只睡四个小时。”

  母亲姜淑梅所写的故事成了艾苓科研写作的来源,母亲写家族史,艾苓则从文学角度去研究家族史,并开始反省写作风格,艾苓从母亲姜淑梅的作品里反观到自己小知识分子的腔调,因而慢慢地像母亲一样讲故事,用真实的笔触讲自己身边学生的故事,再现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至此完成了《咱们学生》一书。

  照片中,姜淑梅讲故事,女儿艾苓一脸笑意地看着母亲,笑容里有欣慰、有满足、有仰慕。

 
作者: 安雅心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