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我是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
http://suihua.dbw.cn   2016-09-04 15:45:43

连线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第一书记陈华

  编者按:

  9月1日,黑龙江日报在一版以《“我是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为题,报道了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处级干部陈华到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驻村任第一书记故事。现予转发,以飨读者。

  记者:据了解,绥棱县靠山乡靠山村是省级贫困村,同时也是省级革命老区村。58岁的您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处级干部到现任靠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身份转换的同时,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吧?

  陈华:初到靠山村时,我常常独自一人环视周围陌生的环境,除了村委会墙上挂的那块党建工作示意牌,感觉不到村党支部的存在。“班子弱,人心散,大家对组织上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根本不抱啥希望。”面对棘手的现状,我有些焦虑。学习时,我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思考良久。总书记说:“一定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后来,我深入党员和农户家中走访调研,逐步明确了一个工作思路:用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来推动精准脱贫。在工作布局中,我把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工作抓手,首要解决党员和支部一班人的思想问题。

  记者: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您是如何做的?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吧?

  陈华:我下过乡、当过兵、进过工厂又到机关,这些年又一直做帮建帮扶工作,我把自己的经历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讲给村里的党员听,还特意邀请几位老支书、老党员与大家谈当年是怎么开荒拓土、修堤筑坝,勇于奉献,带领群众苦干实干的。没想到这些办法还真奏了效,党员们醒过腔儿来,意识到自己还是个党员,和普通村民不一样的,应该是为大家谋利益的人。

  在一次宣讲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以及中央关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大会上,我向村里宣布,“我这个驻村第一书记不是来镀金、走过场的,我是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其实,让我说话时底气十足的原因是已经找来了一些资金,准备发展村上的产业。于是,我和大家交了底,问大家“这回干不干?要是干,这些钱虽然不能一下子让村民就脱贫致富,起码能有希望踏上脱贫致富的路。”话说到这份儿上,党员干部们干事的劲头算是激发起来了,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得抓住机会好好干一场!村里一位78岁的老党员语重心长地说:“这次陈书记不是白来的,他是为我们干事儿来的,如果这次不抓住机会,咱们还要等到猴年马月?”

  记者:解决了党员意识淡化和精神不振问题,接下来您是如何带领他们脚踏实地一件事一件事做的呢?

  陈华:村支部和村委会一起研究,决定因地制宜,开发特色种植业,靠山村选中了花卉种植。为规避市场风险,在种植前就联系好了销路,这个项目解决了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收入问题。村里用两个月时间培育出了50万株花卉,一株净挣3毛钱,花卉基地一天收入2500元,两个月就可拉动贫困人员人均增收3000多元。有了收益后,不仅收回了垫付的启动资金,还实现了集体个人双回报。下一步,我们还要再种植一茬油豆角,还会有一笔收入。围绕各项特色种植业,我们采取党员牵头,能人辅助,组建了水稻专业合作社,初步实现统一供良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耕作,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销售,专项产业发展好了,大家的日子就更有盼头了。

 
作者: 黑龙江日报记者 孙佳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