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葡萄园里的打工族
http://suihua.dbw.cn   2016-09-01 20:10:57

  一条碎花围裙,一身粗布衣裤,一张阳光般的脸,一说话就笑。张敏给人的感觉就是阳光下的麦田,踏实、鲜活,充满希望和活力。

  张敏,靠山乡葡萄园里的打工妹,来自绥棱县靠山乡东方红村一组,8月25日,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剪葡萄,只见她手持剪刀,灵巧轻盈地活跃在葡萄架间,一串串又大又嫩的葡萄,顷刻装满篮子。

  “一天最少60元,活还不累。”张敏说在葡萄园打工最重要的离家近,方便照顾家。

  靠山乡葡萄园始建于三年前,2012年,乡里调整种植结构,建起96栋大棚,打算利用围城优势,发展瓜菜经济,正在选择种什么品种时,光芒村农民李厚德带来了葡萄种植信息,让靠山乡党委书记宋睿眼前一亮,当即把84栋大棚承包给李厚德,李厚德联合12户农民组建北茉莉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靠山葡萄园的雏形。第二年,大兵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另外12栋大棚,自此靠山乡葡萄园正式建成。

  葡萄种植是技术活,相对于其他种植业,更是劳动密集形,靠山乡葡萄园每年用工量300多人次,乡里就把葡萄园打造成农民工家门口的就业基地。

  靠山村村民毕树才和杨永珍,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在葡萄园打工两年多了,每天忙活在葡萄大棚里,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身体倍棒,吃麻麻香,杨永珍爱说爱笑,很快跟葡萄园的年轻人打成一片,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少:“孩子们不让我们来打工,我们愿意来,有事干,人就有精神头,更何况一年还有万八千的收入呢。”

  李厚德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在葡萄园里干活,用女儿李园园的话讲:“给自己打工,赛过给别人干活嘛。”

  靠山村贫困户冯树芬2013年丈夫患癌去世,给这个羸弱的家庭留下了一大笔外债,年近60的冯树芬去外地打工,根本不现实,于是来到葡萄园,一天收入六七十元钱,冯树芬感觉很满足。

  像冯树芬这样的贫困打工族,在北茉莉合作社就有12户,李厚德说,用谁都是用,干吗不照顾一下那些需要照顾的人呢。

  今年,是靠山乡葡萄园的丰果期一栋大棚预计可产葡萄1.4万斤,整个葡萄园预计可创产值800多万元。

 
作者: 梁宪龙 安雅心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