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笔者来到青冈县兴华镇通泉村村民刘云富家中,屋内一阵欢声笑语。走进一看,原来是驻村“第一书记”邹达永正在与农户一同研究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事。
这只是邹达永担任驻村书记以来为民解忧办实事的一个缩影。2015年7月,在青冈县交通运输局担任党委书记、局长的邹达永受任来到通泉村成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他带领局班子成员多次深入通泉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谋划脱贫攻坚计划,推动强村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环境,为通泉村脱贫攻坚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肯定。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会尽可能地工作在村里,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村里实现脱贫致富是我的工作目标。”邹达永说。
一年多时间里,邹达永经常利用工作之余和休息时间逐户进行走访调研,与村民聊天、交朋友,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通泉村是贫困村,下辖2个自然屯、425户、1560口人,其中贫困户246户、贫困人口643人;该村自然条件较差,12600亩耕地中低洼地块达到8000亩;村集体债务达到230万元。
如何实现全村脱贫致富是邹达永上任后工作的重点,他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全村有425户、1560口人,其中贫困户246户,他把每一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都一一记录在他的驻村帮扶日记上。
“作为第一书记,在通泉村脱贫工作中,我会带好班子、找准路子、沉下身子,经常走进村屯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全面掌握村情民情,认证落实帮扶措施,使全村农户早日脱贫致富。”邹达永信心满满。
村富才能民强。邹达永结合通泉村低洼地块较多的实际,帮助他们确定了变“洼地”为“宝地”,实施“旱改水”这一发展思路。今年,通泉村新增“旱改水”面积1500余亩,目前,该村水稻长势喜人,预计可增收45万元,人均增收近300元。
通泉村脱贫致富有了实施路径,村容村貌也要有所改善。为了使贫困村群众早日享受到脱贫致富成果,今年,邹达永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投资7.5万元,为通泉村清挖村屯主街道两侧排水沟3400延长米,为农户铺装过户涵管630延长米,受到了贫困村群众的交口称赞。
邹达永仅仅是青冈县精准扶贫工作中派驻各村的第一书记代表。年初以来,青冈县采取单位推荐报名、县委组织部审核择优选拔的方式,从县直部门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90名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不定期地深入各家各户,田间地头,同党员干部、村民、致富能手以及贫困户等耐心地交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共帮助村级完善工作思路285个,帮助村级健全制度和机制38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