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小巷长街化彩虹
http://suihua.dbw.cn   2016-08-28 21:39:46

——安达市新兴街道党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纪实

  进社区,访民情,问冷暖,走千家万户,解难心事儿……从七月初开始,安达市新兴街道党委及所属7个社区的党员干部,以社区百姓家为平台,开展了“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为民服务主题实践月活动。

  7月23日上午,引嫩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振红带领社区干部深入棚户区调查,发现一家房檐下有个马蜂窝,当即就打119联系。不到10分钟,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一起将3处马蜂窝处理了。王振红说,过去看到了,也没在意。现在这些小事,对我们社区干部来说就是大事儿,必须做好!

  “我是党员,有事儿您找我!”

  亮出党员的身份,为居民百姓办好事实事,这是新兴街道党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党员干部身上的新变化,“做合格党员”,成为社区党员的政治新追求,时时刻刻为社区居民服务,成了社区干部的工作新常态。

  “我是共产党员,我和你们在一起!”小巷深处,长街路边,居民家里,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倾心画出同心圆,凝聚向心力,化作一道道干群合力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魅力彩虹!

  新变化、新形象、新作为,源于扎实有效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源于新党委班子传递的正能量,源于社区党员干部对工作内容性质作用的新定位。

  5月27日,韩艳滨就任新兴街道党委书记。在实际工作和深入调研中她发现,街道社区的党员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劲头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工作推着干。这除了党员干部年龄偏大、工资待遇不高等原因外,关键大家觉得社区工作任务多、费力不讨好,没啥意思。作为街道党委的副书记,也是安达市委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刘玉梅承认自己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像过去了。像北方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泽艳这些“老街道”,过去每月挣三五百块钱,现在虽然每月1200元钱,但还不如酒店洗碗工挣得多,觉得没奔头儿,等着退休了。

  这些现实棘手的问题,成了新兴街道党委急需解决的关键症结。先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积极性调动起来,需要一支“兴奋剂”。

  街道党委制订了很有针对性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党员确定了学习内容,《党章》、《准则》、《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关于我省的重要讲话,成了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必学的内容。6月20日,街道党委邀请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科学学院的6名教授作了4天的党史、党建以及廉洁自律知识的专题辅导讲座,3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韩艳滨结合社区工作实际讲了3次专题党课。这些学习如和风细雨滋润心田。党员干部们通过学习,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明确了工作方向。应该怎样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新兴街道党员的新思索。

  解决了思想问题,街道党委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激活党员干部的“动力细胞”:开展“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为民服务主题实践月活动,号召社区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争当“党建先锋、发展先锋、和谐先锋、服务先锋、廉政先锋”;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社区工作的难处和干部的境况,征得大力支持,着手解决工作待遇等;韩艳滨和党委成员承诺,不在低保户、廉租房等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事情上开口子,只要符合条件,按照程序办理,向居民公示告知;各个协会成立党支部,组织和谐开展文体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佩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党委出资给7个社区设置了电话,缴纳了两年话费,过去无声的桥梁、纽带再现有声有情的民情热线;记民情台账,解决不了的作为问题台账,向党委、市委逐级反映,合力攻克老百姓的难心事儿;制作统一的户卡,要求社区不落一户地入户调查,掌握准确详实的居民信息;召开街道文化建设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企业家、居民代表参加,议主题、话内涵、说形式,一个个高招儿实招儿成了新兴文化建设的金点子……

  风乍起,吹动一池静水,化作微微涟漪,生成一个个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举动,温暖了成百上千个家庭。

  刘玉梅等老党员焕发了青春,每天积极工作,坚守在岗位上,走街串户到居民家走访调查,解决一个又一个闹心事儿难心事儿。

  政策法律宣传员、创业就业信息员、邻里纠纷调解员、小区物业管理员、环境卫生清扫员,一身泥水一身灰,社区党员干部演绎了为民服务的连续活剧:

  今年夏季雨水大,北方社区党员干部在王泽艳带领下,一次又一次地入户排查危房,发现住房危险的马上帮助租房,搬出去。

  和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尹红霞带领党员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为贫困家庭建档立册,组织技术培训和就业对接,帮助十余户家庭有了稳定收入。组织居民开展文化楼道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促进社区和谐。

  利达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丹凤和副书记王艳秋,和社区老党员陈岩福、王显庭、赵淑琴等人一起组建弃管小区业主委员会,维护小区卫生管理。组织干部和爱尚车友会帮助3个贫困户解决了生活难题。

  棚户区改造的动迁是个老大难。兴安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桂娟带领党员干部,以微心愿、微力量、微服务的模式,细致做好了200多动迁户的思想工作,不到十天就完成了。引嫩社区700多户,12天就动迁完了,社区干部功不可没。

  每次组织集体学习,金牛社区都延伸到网格长。党总支书记王瑞玲和党员干部按照民情台账找工作问题,一项一项解决。她们说,只要把老百姓的事儿当作自己的事儿,工作就有办法。

  党员干部走在前,普通干部有了榜样,受到了鼓舞,也有了工作力量。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成为新兴街道干部的新追求。

  有一天,一位老同志找到新兴社区主任陈冬梅,说家里下水道堵了。陈冬梅立刻带着到社区工作时间不长的张菲平赶到老人家,费了好大劲儿帮着疏通了下水道。张菲平问陈冬梅:这些事儿我们都要管吗?陈冬梅笑着说:“张家长李家短”,虽然是小事儿,是咱们必须管的大事儿,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在入户走访中,张菲平走进一户低矮阴暗的土坯房时,她眼泪差点掉下来。老大娘说很长时间没人来串门了,临走时对张菲平说:姑娘,没事儿常来,我今天真高兴啊!平凡工作让张菲平感受到不平凡的意义,陈冬梅等老社区干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着细小琐碎的实事,让张菲平更体味出党员在群众心中的特殊魅力。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新兴街道有10多名社区干部和网格长要求加入共产党。

  “我们真心实意为居民做点事儿,他们很感激,我们也很幸福!”北方社区抓计生工作的张艳波深有体会。7月23日,走访排查了一天的王泽艳和张艳波,接近晚下班时继续走着去炭黑厂居民区走访排查。她们觉得走到五六公里的炭黑厂居民区太累了,决定打车去。黑MTP181出租车司机听说她们是社区干部,一连气儿都走了好几天了,当场说不要车费了,张艳波硬塞给他也不要。他说,现在,社区干部挺辛苦的,你们真为老百姓办实事儿啊,我免费跑一趟,也算为社区工作奉献了!这让王泽艳和张艳波很感动,觉得做一名社区干部很光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对新兴街道党委和社区党员干部来说,为人民服务没有休止符!她们快乐地坚守自己的选择,在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和谐、快乐工作的团队,每天去演绎为民排难解忧的精彩!

 
作者: 李君一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