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明水两年摘掉2.34万顶“穷帽子”
http://suihua.dbw.cn   2016-08-28 21:14:53

  东北网绥化8月28日讯  近几年来,明水县牢固树立“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理念,明确责任、任务、进度、导向,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使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2015年两年全县减贫2.3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6.3%。

  大力实施民生扶贫,增进了百姓福祉。让贫困群众住进了暖心屋。通过深入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整屯搬迁进城、加大棚改力度、配建廉租房等措施,保证贫困户住有所居。通过向阳农民新城建设,使312户农民圆了“住楼梦”,腾出22公顷土地辟建了绿生源食品产业园,实现了贫困户“道北居住,道南上班”,为贫困群众解除了后顾之忧。全面实施教育振兴战略,保证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减少近千名学生外流,每年为群众节省近4000万元,解决了30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就学和人身安全问题,释放了家庭生产能量。让贫困群众远离了看病难。大力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免费义诊、送医下乡等活动,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去年群众减少支出3500万元。让贫困群众化解了养老愁。建成使用的集中供养中心和新型养老公寓,共集中供养贫困孤寡老人1200多人,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5月16日,引入幸福9号建设的老人乐园正式开业,打造了居家养老新模式。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增强了发展后劲。强化基地建设,增加农民直接收入。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近万户农户投身“明”牌基地建设,通过合作共建、调整结构、提升品质,使贫困户平均增收1500~2000元,实行保价回收、溢价找补、种肥春供、款项秋结,户均增收150~600元。强化产业园区建设,增加农民间接收入。通过“一区五园”承接产业项目落地,新增就业岗位1600个,到目前入园企业累计吸纳5300名贫困群众进企打工,年均工资额2万元以上。强化“明”县品牌创建,增加农民多元收入。打造了“明绿康源”、“淘缘明”、“小明家”等县域公共品牌,着力开发养生食品、休闲食品、养老食品,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了收入成倍增长。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提升了脱贫质效。在“百局联百村、百局联百格”的基础上,对县乡村屯四级干部进行统一编队,组建了14个驻乡工作大队、99个驻村工作小分队,以及629个驻屯工作组和多支技术指导队,特别是对57个贫困村的贫困户逐一落实了包扶责任人,切实做到了脱贫攻坚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新组建合作社164个,各类专业协会109个,吸纳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统种统销、统种分销等模式,增加经济收入,形成“合作互助、抱团取暖”发展格局。

  大力实施电商扶贫,改变了城乡生态。建平台,助力扶贫。打造大众创业平台。辟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小微企业的明水电商创业园,创业人员中大学毕业生占28%。搭建县域公共平台。开通了淘宝特色中国馆、京东特产明水馆、邮乐网特产明水馆,入驻企业8户,自然人网店30家。入驻大宗销售平台。壹丰科技、通肯河米业、天河合作社入驻了阿里1688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面向国外客商线上批发农产品。

 
作者: 许宏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