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榆林镇林升村发展复合型经营主体纪实
榆林镇,兰西县和哈市接壤的“桥头堡”;林升村,榆林镇政府所在地。
站在“桥头堡”最前沿,林升村的各项工作开展同样前卫。早在2007年,就采取村级组织发动、支部书记领办、党员带头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庆丰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林升村巧借它山之石,攻己之玉,发挥地缘、路缘、企缘优势,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资金、人才,复合型发展,推进了全村规模经营、结构调整和三产融合,实现了村增积累、企业增效、户增收入等多方共赢。2015年,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1.23万亩,入社农户28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7年高出2500元,达到1.05万元;村集体积累较2007年增加280万元,达到401万元。
合作社成立之前,林升村针对合作社建设缺乏“主心骨”,难以做大做强的现实,把村集体未发包或发包到期的280亩机动地、五荒地入股合作社,在村两委班子中选派2名村干部到合作社任职,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这一做法,打消了农户顾虑。合作社成立后,林升村先后引进了兰西中舜、立信和山东莱阳食品商会等蔬菜深加工企业。围绕为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吸引企业投资55万元,建设2.1万平方米的初加工车间,购置80万元的农机具;利用企业销售渠道,开展线下线上营销,开拓了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新路子。同时成功引进了县农技中心5名技术人员驻社指导。为保证企业出口标准,引进的企业向合作社供应优质种子,派驻6名技术人员,指导合作社蔬菜种植。
企社合作,为合作社打开了“销得好”通道。合作社围绕企业对原料的要求,选择周边区域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的优质良田,种植加工全部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同时借助合作企业在技术、市场、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实力,推进企业初加工车间下移到村、到社,新建了2.1万平方米蔬菜初加工车间、2000平米临时储存库房、1.1万平方米交易基地、5000立方米恒温库正在建设。合作社从单一种植、发展成为种植、加工、销售和社会化服务一体式复合型经营主体。今年,合作社分别与山东莱阳风信公司签订南瓜、马铃薯订单1300亩;与兰中舜、立信签订大葱、茄子、甘蓝、辣椒订单4300亩;与正大集团签订大葱、白菜、胡萝卜订单2200亩,基本实现了未产先销,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通过走复合发展模式,建立科学分配机制,林升村全方位显现复合型经营主体富村、富民作用。入社农民及土地流转户,通过土地保底分红、经营二次分红,分享了入社收益。同时,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到合作社打工、外出打工和经商等,实现了多渠道增收。2015年,林升村入社及土地流转农户户均收入较全村平均水平高出1.8万元;村集体以280亩机动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入社机动地较正常发包收益每亩多出400元。引导合作社、共建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为村里节约了一大笔开支。2015年,庆丰大葱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社,共获国投奖励资金21万元。合作社将国投资金产生的收益按量化股份分红给入社社员,实现了社员共同受益、利益均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