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省级穷困村走出“双富”路
http://suihua.dbw.cn   2016-08-21 21:39:47

——绥棱县四海店镇宝山村发展复合型经营主体纪实

  4年前,绥棱县四海店镇宝山村是省级贫困村。

  4年后,宝山村崛起为市级典型村,他们创办的村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标准示范社。

  4年内,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5000元,达到现在的11845元;村集体经济从外欠370多万元,达到现在积累580万元。

  原由?大力发展以村为基本单元复合型经营主体。

  宝山村地处绥棱县四海店镇大山深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6亩,是省级贫困村。

  “宝山村要想富起来,选好‘头羊’是关键”,这是镇党委书记赵励涛带领班子成员在宝山村调查时,村民发出的共鸣。

  逯德民,现任宝山村村委会主任,也是村里致富能人。早在1994年,他就承包了20多公顷土地,并且实行了规模化生产,成了村里的首富。

  2012年初,逯德民通过选举,当选为宝山村党总支书记。

  当上村党总支书记的逯德民,更想多为村民做点实事。2013年,逯德民组织成立了由村集体牵头的“利民玉米种植合作社”。逯德民经过深思熟虑和班子考察研究,最后采取“五统一分”的合作模式,即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和按股分红的合作模式,让村民看到村集体在合作社的“全覆盖”地位、感受到合作社是村集体的、全体社员的。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在镇经管站的监督、指导下,由村会计兼任合作社会计,对合作社种子、化肥、农药、雇工等数额比较大的支出,走公开招标的程序,每个环节都邀请3名以上的村民代表和社员全程参加,绝对保证公开、公正、透明,平均每公顷地比群众自己种节省成本15%以上;在管理制度上,把入社的土地分不同的地块,每个地块都聘请了那些种地能手为“片长”;在科技种植上,聘请了县农技推广中心的专业人员担任常年技术顾问,种植的粮食优质高产。

  当年,合作社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入社农户大豆每公顷地分红达到9000多元,玉米达到1.2万多元,比农民自己种多出了10%以上。2014年,宝山村全村91.5%的农户、92.6%的耕地加入到合作社,2015年入社土地达到了全村耕地面积的95%以上。

  在做好种植业合作社的同时,宝山村大力发展“复合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全村共清理出土地180亩,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就可以增收7.2万元;几年来,村集体按照合作社纯效益1%的比例,共提取发展基金30多万元;通过整村搬迁的形式,把村民空出来的宅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租给粮食收购企业和董氏集团,村集体就增加收入200多万元;他们建设了标准化养殖场、食用菌棒加工厂、食用菌棚室等基础设施,再把这些集体资产有偿出租给农户使用,村集体每年可以收取租金十几万元。

  通过多种增收途径,村集体积累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稳定增长, 2015年分别达到580万元和11845元;

  村集体积累增加了,村民的福祉也提升了。过去,宝山村村民80%以上住的是泥草房,2014年村里在四海店镇里投资建起了4栋、1.4万平方米的宝山家园,全村两个村民组、197户村民整屯迁入,村政府按当地楼市价与村民各出一半的价格购买。今年宝山村还为迁入新村有小农机的农户搭建了60多栋、400平方米的车棚,免费进存,同时为尚没迁入农民新村的两个村民组、200来户农民,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自来水供应设施,并免费供应……

 
作者: 成龙 王昱飞 陈驹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绥化专题外宣片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