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难料,家庭几次变故,四十几岁的他便与幼小的孙子相依为命,但他靠着顽强的毅力让这个不完整的家重新有了温暖。他就是肇东市正阳办事处宏盛社区居民刘宝林,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心的温暖世界。
二十多年前妻子因病离开了人世,失去发妻的刘宝林跟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但生活前行的路上多遇波折,儿子和儿媳因感情不和家庭矛盾日渐增多,最终二人留下幼小的孩子各奔东西,从此以后刘宝林承担起了照顾孙子的责任。
起初的那段日子,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让他束手无策,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辗转反侧,让刘宝林决定即使再难也要坚强起来。因为孙子需要他,照顾孙子的同时没有时间外出打工,原本拮据的家庭更加贫困。在这期间刘宝林学会了洗衣做饭、学会了照顾孩子。在亲人的帮助下,不能外出打工的刘宝林在村里开起了食杂店,暂时解决了爷孙俩的生活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宝林用真心和真情默默地照顾孙子,孩子渐渐长大了该上学了,刘宝林心里想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让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于是,刘宝林出兑了食杂店搬进了城里,开启了孙子上学、爷爷打工的新生活。对于外人来讲,进城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可刘宝林进城却是更加困难生活的开端,高额的房价让刘宝林望而却步,别说买房就连租房都成问题。几经打算,刘宝林拿出积蓄将孙子送到有专人照顾的长托所,自己找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这样解决了他居住的问题。十几年来,刘宝林整日奔波,冬天烧锅炉,夏天到工地打工。年复一年忙于生计的刘宝林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却丝毫不含糊,入长托的孙子每到周末就回到锅炉房与爷爷团聚。刘宝林不放过这短短的爷孙相聚的快乐时光,把握时机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孙子考入了哈尔滨一所技术学院,刘宝林高兴了,多年的辛苦化作了激动的泪水。
刘宝林常说的一句话是“干一辈子好事做一辈子好人”,亲情、友情、真情不能只停留在自己家中,应当把爱心奉献出去。刘宝林工作的锅炉房在肇东市十一道街和十四道街,位置都在居民区,当有居民家暖气坏了、扛不动重东西的时候都会跑去锅炉房找他帮忙。有位居民得到刘宝林帮助后非要给他钱,可刘宝林说什么都不要。这里的居民常说,小区的困难就是刘宝林的困难,谁家的大事小情他都会不计报酬不辞辛苦地帮助。多年来,刘宝林用真心、真情、真爱谱写了一曲普通居民的无私奉献之歌。
日前,当记者来到刘宝林烧锅炉的地方采访他时,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开春取暖期结束后,刘宝林就扛着行李去江苏打工了,他还要为孙子和自己的未来继续打拼。一路艰辛的走来,刘宝林凭借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展示了当代居民的新形象,他用坚强和努力描绘出自己的人生,用亲情铸就出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