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30日讯 5月25日,一名望奎县的读者带着一脸的焦急和无奈走进绥化晚报编采大厅,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小外甥女的遭遇,希望能通过本报向社会求助,借助全社会的爱心为他可爱的外甥女撑起生命之伞,再扬生命之帆。
这名读者来自望奎县卫星镇水西村刘芝屯,名叫辛明。见到记者,他很是犹豫了一阵,才鼓足了勇气向记者讲述相关情况。辛明告诉记者,他有个妹妹名叫辛萌,6年前嫁到了望奎县火箭镇厢兰二村地印屯。因为妹夫王雪刚一家都是朴实的农民,虽然家里不是十分富裕,但一家人勤劳能干,生活很温馨幸福。转年,辛萌的一双活泼可爱龙凤胎儿女来到这个世界,给这个平凡朴实的农民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全家人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干劲和信心。然而,正当全家人满怀希望为美好明天拼搏时,一场无情的灾难粉碎了辛萌一家人的梦想。2016年3月底,辛萌才刚刚5虚岁的女儿王思棋突然莫名地发起了高烧。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王雪刚夫妇带着孩子到县里、市里的大医院给孩子看了几次也没有治好,高烧症状总是反反复复发作。最后,王学刚夫妇带着孩子去了哈尔滨。在多家医院进行检查、验血也未能发现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如此症状,最后哈尔滨的医学专家建议王雪刚夫妇带上小思棋去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检查一下,看看能否确诊。于是辛萌和丈夫带着小思棋到了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经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进行骨髓检查后,最终一声晴天霹雳炸响在辛萌夫妇头顶——小思棋患上了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目前,这种病症在全国仅仅发现6例!还没满5生日的女儿竟得了这种罕见病症,小小年纪就被病魔所侵蚀,这让王雪刚和辛萌两人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好在医生给了他们一线希望,让他们在痛苦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孩子的病症并非绝症,至少还有80%以上的康复可能,但唯一的治愈方案就是做骨髓移植手术,不过风险性高、费用高,先期的化疗孩子会很痛苦。有希望就要为孩子去争取,依靠打工维生的王雪刚、辛萌经过一番痛苦的讨论,决定借钱为女儿治病。随后两人开始分头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款。得知王家孩子情况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十分同情小思棋的遭遇,他们连捐助带帮助很快为小思棋的首个疗程筹集了一些钱。“思棋的首个疗程情况还不错,需要移植的骨髓已经和她父亲王雪刚进行配型,并取得成功。可是,小思棋的先期检查加治疗已花费了20余万元,我们所有亲戚朋友的家底都拿了出来,接下来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保守估计也得50万元费用,这让我们怎么去筹集呀。”辛明满眼噙着泪水说。他告诉记者,辛萌的娘家和婆家都是以种地为生,每年的收入也就两万来元,为给小思棋筹措前期治疗费用,都已经掏空了家底,而他妹夫王雪刚一直靠打工养家,赚钱也不多,现在因为要照顾孩子,妹妹妹夫都不能出去打工了。“现在小思棋每两天就要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每次都要花千余元,由于钱越来越不凑手,她随时可能面临着停止治疗。没有办法,我也只能厚着脸皮来求你们帮帮忙,帮我小外甥女呼吁呼吁,帮她渡过这个难关。”看着记者手中不停记录着的笔,辛明的声音越来越小,语气里一片不好意思。
据记者了解,辛萌和王雪刚利用微信在轻松筹进行了网上求助,但效果并不理想,原打算暂时筹集35万元支付小思棋的前期手术费用,目前仅仅筹集了不足7万元,还不到原定目标的五分之一。
在讲述中,辛明提到一个细节,让记者突然有种特别心痛的感觉,他说小思棋的孪生哥哥也一直在北京陪着小思棋,每次小思棋去病室治疗,看不到她的小哥哥都要去找小思棋,每次看到小思棋回来的痛苦样子,都要哭上很久。
六一快到了,相比于其他快乐无比的孩子们,那个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小女孩是否也能收到一份精美的“礼物”呢?
王思棋,一个近5岁的小女孩,正在与病魔抗争,也许我们把少抽一包烟、少打一次车、少玩一次麻将、少喝一顿酒省下的钱交给她,就能让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她需要我们用爱心来帮她撑起一把生命之伞,她需要我们为她的生命续航!
王思棋父亲王雪刚电话:18645558448微信号:438061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