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的每年春节前夕,绥化市委、市政府和明水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总会来到明水县退休干部孙凤楼家中给他拜年,还把慰问金送到他的手里。
孙凤楼住在明水县明水镇育新社区,今年77岁,和雷锋同龄,他的家庭出身、成长道路与雷锋也非常相似,也是1959年3月入伍。
1963年3月上旬,正在黑龙江某部当战士的孙凤楼,学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同志题词、雷锋的先进事迹后,决心做一名雷锋式的好战士,走雷锋没走完的路。从此,他帮战友洗衣服、理发、送病号饭,满腔热忱地学雷锋,做好事,从不怕苦和累。他入伍第二年入党、第三年提干,在部队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1963年春季的一天,时任逊克县人武部政工干事的孙凤楼带队上黑河军分区开劳模会。途中发现山火,他命令司机停车,他第一个跳下车,冲向火头,抡起上衣扑打山火。这时,全车人都下来灭火。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终于扑灭了大火。孙凤楼的眉毛烧光了,手、脸烧起了泡……
转业后的1972年8月,孙凤楼被调到明水县亚麻厂当保干。8年多来,他很少休假,日夜坚守岗位,工厂没有发生一起火灾,年年是安全防火先进单位。这期间,厂领导决定为他晋升一级工资,他却转让给困难职工。干部工人都说:“革命大熔炉锻炼出来的干部就是不一样!”
1980年12月,孙凤楼被调到明水县工商局个体股当内勤,负责全县个体户私营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档案管理、报表、认购国库券等多项工作。尽管业务忙,他还是坚持为城乡工商干部、协管员理发。1991年春,他到工商局支农点东兴乡东胜村义务理发,从早到晚共为60多名农民、师生理了发。
2000年10月,孙凤楼退休后,一方面耕耘工商小区花坛,一方面为社区居民义务理发。
春暖花开时,他在公园门口理发。2001年,工商局离休干部宋老病危,老伴发现他好像有什么心事儿,就趴到他耳边问:“有什么事儿就说出来!”他断断续续地说:“请孙雷锋来……”
孙凤楼来了,拿来理发工具,为宋老理了最后一次发,宋老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全国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2006年,孙凤楼被中小学校邀请讲课22场。他做到不吸一支烟、不吃一次饭、不接受任何报酬。
祖国各地一旦发生大型自然灾害,他总是带头捐款。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他寄去了200元救灾款。
近年来,他为不能动弹的老弱病残人员到家理发,家属留他吃饭,均被他婉拒。
一年一度的二月二,人们有“剃龙头”的习俗,这一天是孙凤楼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从天亮到天黑,要为100多人理发。他不但没有怨言,还总是乐呵呵的。一晃儿,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义务理发已达3万多人次。
依安县结核病防治院王烈光给孙凤楼写来一封信:“我看到你的事迹,如获至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我们全家三代人都在学习你的事迹、你的精神。你是继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之后的孙凤楼精神。我们有了这种为公的精神,社会就会和谐,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我们要一代代把这种精神传下去!”
孙凤楼的奉献精神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褒扬,他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被县地(市)、省评为优秀党员标兵、和谐楷模、军转干模范,被国家工商局授予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称号。他把荣誉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他说:“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只要我活着能动弹,就要以雷锋为榜样,做好人好事!”
吕世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