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农民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啊!”
2月28日,孔庆凡从北京参加2016年全国“三农”发展大会一回来,就召集村干部学习会议精神。“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大创新,这正符合咱们村,跟咱们村2016年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孔庆凡,庆安县同乐镇同发村党总支书记,新当选的全省百名好支书。他以兴村富民为己任,以发展村级产业为目标,扎实肯干,率先垂范,让同发村一跃成为闻名庆安县的富裕村。
早在春节前,孔庆凡就给村民们准备一份“春耕大礼包”:“每年购买农资,都是各自为战,今年我准备集体团购。”
孔庆凡说团购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跟厂家交涉,在价格和质量上跟厂家“叫板”。“我们现在已经买化肥200多吨,享受大客户返点10多万元了。”大客户返点孔庆凡按2:2:6的比例,分给联系人、农户和村集体,集体赚大头。
10年前,孔庆凡刚接村党组织书记时,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但孔庆凡一直坚信,集体富了,才更有力量影响和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于是孔庆凡上任后大刀阔斧地对资源、资产进行清收,与干部进行“约法三章”,并从自己和村干部的亲友、“屯大爷”入手。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将全村所有地块测量了一遍,共清出不合理承包地6000多亩,全部竞价发包出去,当年就多收入72万元承包费。
孔庆凡强村富民招法多。
向规模要效益。同发村率先在全县开展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尝试,实行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坚持以特色高附加值产业为富民增收主导。经过两年的运行,全村土地实行规模经营面积已达2.49万亩,使全村1200多名劳动力跳出土地搞增收。
科技种田上下功夫。孔庆凡主动与原省农科院院长韩贵清联系,邀请韩贵清来村里给农户讲授科学种植新技术,并聘请韩贵清为同发村“荣誉村长”。几年来同发村共引进、试验和推广了大豆窄行密植平播、高油高蛋白大豆、水稻钵体育秧、两段式育秧等科技种植新技术,使亩均单产增产30%。
“绿色银行”带动林下经济。孔庆凡把4700多亩荒山种植了樟子松等优质木材,与村民实行按股分红,建设“绿色银行”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4年全村木耳种植户达100户,种植面积达200亩,并建立木耳栽植科技示范园区1处,促农增收300多万元。
招商引资兴村富民。在引导本村党员带领农户成立农特产品小加工企业3家的同时,孔庆凡通过对外沟通联系,先后引进超千万产业项目3个,其中伊春客商投资5200万元的蓝宝贝饮品加工项目,年可实现利税300多万元。
鼓励村干部带头前往建三江承包土地,是同发村富民增收的另一个路径,目前已发展到260户,承包土地近6万亩,户均增收10万余元。
到2015年末,同发村积累达到6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万元。
2016年,精准扶贫变成一项重要任务,同发村的21个贫困户怎么脱贫,孔庆凡说了三个“三分之一”。
第一个“三分之一”靠养殖致富,准备发展森林溜达鸡和大鹅养殖,这两项各发展5000只,带动贫困户7户。第二个“三分之一”是特色种植,通过发展菇娘园区带动六七户。去年党员徐春国种了10多亩菇娘,纯收入5万元,今年村里辟建园区,扩大到12万株,近90亩地。第三个“三分之一”,就是帮助联系打零工,仅菇娘园区,从种到收可解决10多个人打工收入近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