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29日讯 春节期间,兰西县星火乡新胜村鸿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的食用菌喜获丰收,以均价每公斤6元左右的价格被外地市场抢购,社员们喜笑颜开。合作社理事长李鸿升向笔者介绍:“合作社投资600余万元,建标准化出菇大棚40座,种植平菇、香菇90万袋,年产食用菌950吨,实现总产值600余万元。一个温室大棚占地面积1亩,冬天可消化秸秆5万斤,夏天可消化秸秆8000斤。这效益挺好,我今年打算利用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秸秆菌袋,盖一个3000平方米的钢框架厂房,500立方米的冷库,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鸿升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喜人成果只是该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一个缩影。
今年,兰西县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第一大产业来抓,综合利用院县共建的科技人才资源,以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为核心,把建设食用菌产业强县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优先位置,叫响创建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的口号。
“我去年种了5万袋鲜蘑,产了大约20吨,一共收入5万多元钱,这不,春节期间正赶上这批鲜蘑上市,仅春节这几天我就卖了4000多斤,周边市县的批发商都上我这儿进蘑菇,这种鲜蘑还真挺赚钱。”兰西县兰西镇跃进村村民郭志华高兴地说,从2014年开始,她利用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种植食用菌,用农村常见的玉米瓤及玉米秸秆发酵作原料,大规模种植鲜蘑。
在兰西镇,许多像郭志华一样的蘑菇种植户均实现了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食用菌种植户300余户,主要以平菇、香菇、滑子蘑、大球盖菇为主,年产食用菌1500吨左右,产值2000余万元。
据该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食用菌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生产成本较低,产量高。若户均生产3000袋食用菌,每户可增收近万元。而秸秆发展食用菌栽培项目,既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今年,兰西将突出产学研融合,拓展秸秆利用深度广度,把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成果植入燎原、星火、远大等4大食用菌基地,形成区域特色,为兰西农民创造更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