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今日热点 正文
警营文化绽异彩
http://suihua.dbw.cn   2016-02-28 18:15:53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历史传承的血脉脊梁,是一支队伍内在的底蕴和精神支柱。

  近年来,绥化市公安机关坚持文化强警、文化育警、文化悦警的方针,不断加强对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201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首个地市级公安文联,团结带动了一大批警营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公安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安诗歌、诗词、书画、摄影等创作群体,创作出一大批反映公安生活、唱响警营主旋律的作品。2014年绥化公安文联被评为全国公安文联系统先进集体。逯春生、韩秀媛、侯延安、尤舰、赵宏来等人多次在全国和公安机关文艺活动大赛中获奖。

  为实现全市公安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上的突破,绥化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工作表彰奖励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公安作家、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201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已有16人次因创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有30多人次的诗歌、散文、书画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在队伍建设上,绥化市公安局十分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脱颖而出。其中,逯春生和韩秀媛先后被推荐到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习。2015年,逯春生被选调到全国公安文联,任创作室轮值副主任,工作期间,他勤奋敬业,多次策划参与了首届中国公安诗歌研讨会和首批公安签约作家评选等全国公安文化建设的重大活动,当选了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副会长,树立了绥化公安民警良好形象。书画家侯延安被推举为黑龙江省公安文联副主席。绥化市公安局通过办班、培训、采风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公安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绥化市公安机关有5人系国家级文学艺术协会会员,27人系全国公安文联会员。

  人才队伍的培养为推动绥化公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值得一提的是,绥化公安诗词创作队伍已经在全国公安机关文化阵地占有重要位置,绥化公安诗人群体在全国公安诗歌界展露风采。绥化公安文联先后承担了全国公安诗歌研究的课题,编印出版了《中国当代公安诗人大展》等作品集,协助全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出版了《剑胆琴心》诗刊,去年6月,全国公安诗歌诗词绥化创作基地在绥化正式挂牌。

  在阵地建设上,绥化市公安局十分注重将公安文化资源不断向主流文化阵地进军。他们加强与《绥化晚报》合作,开辟了反映公安火热生活的文化艺术专版“警苑副刊”,截至目前已刊发80余期。此外,他们创办了自己的警学杂志《警苑》,出版了《警苑诗韵——绥化公安诗词集》、《警务探索》、《高山和平原之间》、《久违的春天》、《逯春生诗选》、《生命在作响》、《墨里看花》和《忠良呓语》等公安文化书籍。近日,绥化公安文联主席傅长才新作《警苑哲思》被列为全国公安文联文化作品扶持项目,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重点推介,傅长才当选为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会理事。工作中,绥化市公安局主动将公安文化建设的触角向基层延伸,在肇东市公安局建立了文学创作基地,在望奎县公安局、庆安县公安局,市交警支队、市特警支队分别建立了诗词、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基地,带动了基层公安文化的发展。

  在服务公安中心工作上,公安作家、艺术家们主动请战深入一线,先后参与了“安达德克士餐厅爆炸案”等重大案事件的宣传报道,参与禁毒宣传等工作,创作了《特警雄风》、《特警兄弟》、《祖国在上》等一批音乐作品,在全国公安机关产生良好反响。书画家深入基层所队,开展书画笔会活动40余次,为基层民警送书画作品500余幅。2015年9月,全国公安机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大赛颁奖暨绥化市公安局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公安队伍是一支有着雄厚文化基础的队伍。“公安文化是全部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公安文化是公安机关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源。事实证明,绥化公安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绥化市公安局局长史衍芳表示。

  “在这片寒地黑土上,绥化公安文化建设依靠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形成了文艺创作的良好氛围,成为全国公安文化建设的排头兵。 ” 2015年9月2日,全国公安机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大赛颁奖暨绥化市公安局文艺演出大会上,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武和平对绥化公安文化建设给予了这样高度的评价。

 
作者: 刘福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