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毕秀丽 “鹅司令”蹚出富民路
http://suihua.dbw.cn   2016-02-24 16:16:22

  日前,记者来到海伦市海兴镇中信村顺丽大鹅养殖合作社,23间鹅舍整齐地排列着,一只只雪白的大鹅在鹅舍里扇动着翅膀,高歌嬉戏。

  毕秀丽是顺丽大鹅养殖合作社创办人,几年来,她不但靠养大鹅发家致富,而且把大鹅养殖发展成了农民致富的产业。村民们都称她为“鹅司令”,这个称号凝聚了她创业的艰辛。

  毕秀丽原本生活很不富裕,靠几亩薄田维持生活,但头脑灵活的她看到别人养殖都致了富,心里也很痒痒。她在考察了诸多养殖项目的基础上,分析市场行情,最终把自己的创业之路定位在养殖大鹅上。

  2006年,毕秀丽开始在自家庭院中小打小闹,鹅的叫声此起彼伏,使小院热闹起来,“鹅司令”这个称呼也传遍了小村。借钱买来了几十只鹅雏经过她的精心饲养,到冬天时出栏,净赚了4000余元,第二年春天尝到甜头的她,一下子就买了200只鹅雏。

  庭院养鹅成功后,毕秀丽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鹅雏长大了,她决定不卖,自己繁育。当时丈夫比较反对,但毕秀丽的执著也感动了丈夫,一家人终于形成了统一的共识。2008年的春天成了他们收获喜悦的季节,他们把种蛋孵化成鹅雏,春季卖鹅雏就收入了10万元,5000余只成鹅收入60余万元,一下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暴发户。在夫妇二人的精心饲养培育下,到2010年大鹅养殖数量已发展到6000余只。

  因为毕秀丽养殖的大鹅是纯绿色无公害食品,市场供不应求。养殖过程中,她总是亲力亲为,生怕哪一个环节出现错误会导致功亏一篑。从种蛋的孵化到鹅雏的防疫,她都亲自把关,生怕漏掉一只。她的不懈努力也获得了丰硕的回报。通过多年的积累,毕秀丽又有了新的想法,使大鹅养殖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她注册了顺丽大鹅养殖合作社,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23间鹅舍,购置了22台现代化孵化设备,建了6个温室养殖大棚,总面积800平方米。现年可出售鹅雏20万只,鹅雏销到望奎、青冈、拜泉等周边市县,种鹅存栏1万多只,年收入近80余万元。2015年,她又从外地引进了新品种,原来品种进行杂交繁殖,提高大鹅的防病抗病能力。现在的海兴镇,说起干什么能发财,都会异口同声说:养鹅。

  毕秀丽靠养殖取得了一定效益后,致富不忘众乡亲,带动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目前全镇养殖5000只以上的农户有6户。1000~3000只的至少有10户。合作社从供雏到销售全程跟踪,毕秀丽的电话都已成为养鹅的热线,每次接到电话她都耐心讲解,上门打疫苗、看病都是经常事。

  “要建设一家大鹅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大鹅产业发展格局。”对未来的规划,毕秀丽心中充满了信心。

 
作者: 马明超 赵洪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