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开学了,这是个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季节,同时这也是个忙碌的季节,忙购开学配置、忙写作业、忙收心……各种忙碌,各种欢喜各种愁。无论你怎样,不可逃避的是真的要开学了,孩子们,你准备好了吗?
开学了,快帮孩子
“拨乱反正”
年味还未散尽,新学期即将到来。要开学了,但仍有一些学生沉浸在假期的自由自在中。如何调整心态,尽快“收心”,以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如何赶在开学时顺利切换成为上学模式,成为不少家长关心的话题。
家长苦恼玩疯了的孩子
没点责任意识和学生样
“眼看开学了,这还每天睡到上午9点多,懒懒散散的,可怎么办啊?”每年开学前,记者都会接到不少家长的电话咨询,主要是针对开学前,作为准学生的孩子还没有一点责任意识和学生样,一点不操心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家长非常着急,甚至跟孩子生气、争吵都无济于事,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离开学没几天了,孩子还处在疯玩状态,收不回来心。”近日,家长刘女士提起上初三的儿子就满眼着急,她告诉记者,儿子放假写完作业后就开始玩,玩电脑、玩手机、看电视剧,夜里不睡,白天不起,眼看就要上学了,他的作息时间却还没调整过来。孩子总说一定要趁着上学前玩个痛快,这把刘女士气得不行。一提起家里的“小少爷”,刘女士是一脸的无奈。
采访中记者发现,临近开学,很多孩子并没有调整生活规律和系统的学习计划,不少家长也因工作忙碌而没有时间帮忙和教导孩子。眼看新学期已经到来,他们很担心孩子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导致成绩下滑。
畏惧上学应着重培养“自理能力”和“沟通技巧”
开学的烦恼还有部分家长担心的另一种现象,他们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孩子根本对开学就产生一种情绪障碍,也就是开学恐惧症,主要的诱因是“开学”这个特殊的事件,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对分离性焦虑、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因素。
“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我就要呆在家里。”最近几天,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林林一直缠着妈妈,吵闹着不想去上学。据林林妈妈讲,儿子之前学习一直不错,可就在上学期期末时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因此整个假期林林也不是很开心,总觉得自己没考好,老师会生气,同学也会笑话他。同样不想上学的还有正读初四的小张同学,毕业班的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在开学之际烦恼更是数不胜数。想着这学期马上就要面临中考,小张心理十分焦虑。有的同学甚至直接跟他说,“我也不想中考了,万一考不上父母期望的学校怎么办,我感觉自己压力太大了。”面临种种开学恐惧症,某中学一位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认为,克服开学恐惧症应从入学前着手,孩子的天性在于玩耍,固然在开学前期会对新的知识、新的环境、新的目标产生畏惧和抗拒。年龄大的学生应该锻炼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应及时与其沟通,并多给予鼓励和指导,如果在开学前期就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开学恐惧症便再也不可怕。”
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假期懒散,畏惧上学,这些现象都是学生们在假期里普遍存在的状态,寒假即将结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尽快“收心”?对此,我市教育界人士建议,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过渡期”,并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假期结束了,家长当然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松散散,可如果家长自己仍处在松懈的假期生活状态中,没有规律,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是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中,孩子则会很容易“进入角色”。同时,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短暂的过渡期,而不是过于责备。在此期间,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开学后,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告诉老师,让老师在教学上进行调整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