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23日讯 庆安县巨宝山乡从去年夏天开始,本着健全配套为民服务的原则,在“屯办起服务点、村办起服务站、乡办起服务厅。”让百姓彻底告别办事难的状况。运行近一年,为百姓办事65件,群众只要吱一声,事情就办得妥妥的,再不用群众跑腿。对此,百姓乐透了,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服务,只要是能办好的事,群众说一声就不用再操心了。
从前年开始,这个乡办起服务大厅,把二十几项业务整合成社会保险、人身维权、生活待遇、人才就业等模块,统一建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柜台办理。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由于办事的群众对所办事项、所要资料不是很清楚,有时仍要跑几趟才能办成,这样难免有不满情绪。群众办事难问题的“回潮”引起乡党委、乡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认识到只在乡里设置服务大厅,而基层没有办事机构,就无法形成办事一条龙。于是他们通过多次征求群众意见,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终于摸索出“屯办起服务点、村办起服务站、乡办起服务厅”的办事机构,使问题迎刃而解。
村里办事站和屯里办事点的工作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担任,也吸收有业务水平又热心为群众办事的人员参加。办事员一般屯里设置两人,村里设置3人,详细制定了办事制度和工作细则,特别是建立了首问负责制,一旦接受了群众的交办事项,必须有明确的答复。巨泉村韩德功屯村民韩寺增今年60岁,儿子儿媳都是疾残人,生活十分困难,去年秋三间茅草屋房要倒塌,韩喜增向屯办事员李再华提出申请要求政府帮助,李再华迅速找到村、乡办事员,最后又找到县里,很快解决8000元的救助资金,及时对房屋进行了修缮。
有些办事员对业务不很熟悉,事情办起来很吃力。针对这种情况,乡政府通过内部培训、现场参观、模拟操作等方面培训,全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从而做到对群众的办事要求“理能说得清、事能办得通”。巨宝村杨唯子屯村民马继有养牛想贷款,找到办事员马继祥,要求贷款两万元,马继祥帮助他很快从信用社贷到两万元。
办事员要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不能等百姓找上门来才去办,要主动为百姓办事。乡政府为使办事员知百姓情、解百姓忧,为百姓办好实事,在办事员中提倡发卡登记问题、日记分析问题、建账梳理问题、入档考核问题,从而实现多记事、多想事、多办事。巨泉村马贩子屯村民王福存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什么重活也干不了,就靠老父亲的低保金和十几亩的旱田收入艰难维持生活。后来他父亲病故,停发了低保金,王家生活就更困难了。屯办事员闫力民找到王福存说,你这种情况应当给你和老母亲办低保,并带着王福存找到乡村,向县低保局说明了情况。第二天县里就派人来核查,很快就为他办理了低保证。王福存激动地说:“办事点设得好啊,我们想办的事全为我们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