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22日讯 春节前夕,伴随着节日扶贫慰问的脚步,青冈县通过实施“七大工程”精准脱贫攻坚。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重点确定了七大工程。特色产业增收脱贫工程,准确定位沿河乡镇重点发展水稻产业、围城和主要公路沿线乡镇重点发展蔬菜产业、西北部草原丰富乡镇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水稻、生猪、白鹅等八大增收致富项目实现脱贫;基础设施改善脱贫工程,统筹各部门项目资源,分年度制定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同时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呼兰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在贫困村打造一定数量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异地搬迁住房改造脱贫工程,抓住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难得的政策机遇,借助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解决扶贫搬迁所需资金问题。扶智扶技教育脱贫工程,加大捐资助学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同时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培训基地作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和力量,搞好联合培训,让贫困群众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切实增强稳定就业能力。
医疗救助脱贫工程,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改造升级力度,力争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并且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办院,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程,逐步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缩小城乡低保差距,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
文化旅游脱贫工程,利用猛犸象、披毛犀为代表的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和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统筹适度开发、串点成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为了保障此次脱贫攻坚的精准度,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做到政策到户、脱贫到人、有进有出,保证扶贫政策及时调整、扶贫力量有效聚集;构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互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大扶贫格局,同时广泛调动社会组织、自然人、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推动脱贫的强大力量;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金融扶持、社会投资为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集中打捆使用,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解决扶贫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县委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各乡镇也要与本乡镇主管领导及村屯分别签订责任书,真正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同步落实到人头。组织部门加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真正把党性强、思路宽、会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选好用好脱贫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