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经济 正文
宣立民 朵朵木耳“撑”开致富伞
http://suihua.dbw.cn   2016-02-22 15:34:23

  宣立民,安达市升平镇中心村普通的妇女,怀揣寻求致富梦想的她与木耳结下不解之缘,不但自己富裕了,还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发家致富。去年,她在升平镇中心村种了38亩黑木耳,纯收入32万元左右。

  2007年,在外打工的宣立民和丈夫一起满怀信心,回到了家乡升平镇中心村开始了第一次创业,搞起黑木耳种植。她依靠木耳,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村民也都纷纷加入到木耳种植队伍。两年来,50多户村民在宣立民的带领下,都搞起了黑木耳种植,一年下来,平均每户纯收入达4万余元,产品主要销往牡丹江市。

  2009年秋,宣立民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夫妻二人来到安达市铁西农户区开始第二次创业。这次创业,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对她来说,是一种自己做大做强的动力,更是一种带领更多农户种植黑木耳致富的责任。这年,凝聚着梦想和希望的安达市利民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

  合作社成立之初以每亩900元的高价,从农户手里又承包了41亩土地,一包就是17年,并一次性付清承包费。宣立民还和当地农户签订了地栽黑木耳种植收购合同,全程负责提供自己培养的菌包、技术指导和黑木耳的保底销售。对暂无资金的农户,她赊给菌包,待卖完木耳时再扣除。良好的信誉,让一些还在犹豫观望的农户心里有了底,入社的村民越来越多。

  奋斗者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这不断前行的动力源于坚持不懈地向着一个更高的目标前进。宣立民就是这样的一个奋斗者。

  这些年来,宣立民培养的黑木耳菌包不使用农药,指导种植户生产过程中也不使用农药,种植的黑木耳,耳大肉厚,基本达到了有机木耳标准,产品供不应求。因此,合作社与牡丹江苇河木耳大市场长期签订收购合同,有多少要多少。2011年,善于思考和观察的宣立民,将生产的木耳成功注册了“岭峰”商标,2013年被绥化市评为知名商标。

  随着事业的不断做大,宣立民收获了很多荣誉,不但获得安达市的多项荣誉,还获得了省2012年“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三年内,投资400万元,建6栋温室、6栋大棚、930平方米养菌室,年可生产菌包300万包、黑木耳50万斤,同时带动100多户农民种植黑木耳,走合作多赢的发展之路。”这是宣立民未来三年奋斗的目标,她也正为这个目标努力前行。

 
作者: 李君一 赵洪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