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赵德勇 踏实创业致富一方百姓
http://suihua.dbw.cn   2016-01-17 18:18:10

  赵德勇出生于海伦市伦河镇西伦村,是一位外表朴素大方,内心大胆果断的农民企业家。

  2000年9月,赵德勇大胆尝试,投资55万元创办了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赢秋米业,主要加工粳稻。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企业占地发展到2.8万平方米,资产总额已达2000万元,年加工能力实现5万吨,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赵德勇说,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200余户农户共同致富,去年人均增收700元。30多户家庭常年在公司打季节工,平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

  一路走来,赵德勇对那段创业初期的经历依然唏嘘不已。

  赵德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以务农为生。年轻气盛的赵德勇,有了一种闯一闯的念头。企业创办之初,赵德勇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企业刚创办时,赵德勇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常常为了接一个单子,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有了订单,又要自己生产,没有人手,赵德勇就自己干。为了添置设备筹资金,曾经跑遍了银行找寻贷款,经常吃闭门羹。订单要交货,把赵德勇急得团团转,四处找人帮忙,在亲友的帮助下,筹措了3万元资金,解了燃眉之急。靠着自己的脚踏实地,订单慢慢多了起来,工人也逐渐稳定下来。2012年,企业扩大了规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赵德勇深知,企业要发展,要壮大,产品是根本,没有适应市场的产品作保证,企业就没有希望。为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要,赵德勇常常自己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赵德勇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千方百计满足客户需求,逐步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更为公司赢得效益。赵德勇以市场为导向,根据粮食市场的需求,选择优质品种,还聘请本地农技站的技术人员指导农民耕种作业,有力地保证了农民提供高产、高质的原料。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生产、销售、质量、财务、市场开发等方面建立了全面的科学管理体制,严把质量关。赵德勇注册了“赢秋”商标和“水晶鱼”品牌,如今的“赢秋”已闻名江、浙、沪等地,扩大了企业知名度。

  生活富裕的赵德勇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本地的农民共同致富。

  赵德勇的第一个大胆做法就是为种田大户提供资金帮助。2015年2月份,赵德勇为当地种地大户提供无偿资金支持50万元,并对他们承诺实行保护价收购;对本地签订合同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赵德勇对本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就医、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也给予资金支持,提供资金帮助本地农户发展二、三产业,使一些农民从事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等行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作者: 马明超 蔡平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