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月13日讯 元月6日,庆安县建民乡关工委在学生放寒假前,对中学生进行了一场新颖别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请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树深联系本乡三年级小学生王子涵从火海勇敢救人的事迹,讲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孩子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庆安县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的改革是从宣传道德楷模刘东开始的。刘冬是庆安一小学学生,他连续4年背扶残疾同学上学,直到那位同学上初中。刘冬被树为全省道德楷模后,庆安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授奖大会,电视台录制了专题片播放,开展了“刘冬能做到,我为什么没做到”的大讨论。这种运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的做法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县关工委联合教育部门先后树立了十几个道德楷模先进典型,采取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普及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原来有些中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感到深奥,不好理解,他们就请五老人员联系身边的先进典型,生动讲述鲜活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大罗镇关工委常委副主任贾万春,联系新生村全省读书状元张美微孝敬父母、帮助同学的先进事迹,讲述核心价值观,联系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新鲜事物、崭新风尚和感人故事,把“无形”的价值理念化为“有形”的鲜活实例。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从五老队伍中选择了以“草根讲师”、“乡土能人”、“百姓名嘴”为主体的宣传队伍,深入学校院落,走村窜户,随时随地讲解,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孩子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想听、爱听、中听,教育方式一定要新,能够产生认知共鸣、情感共振。庆安县关工委同县教育、农村乡镇、社区等部门,联合编演小故事、小戏、小曲、小品等文艺节目,把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感人故事演绎到节目中去。去年以来,他们联合演出了60多个节目,宣传了20几个先进人物,在同学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去年他们同作家协会举办了两次诗歌朗诵会,编演了200多首诗歌。他们还和电视台等单位,抓住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运用图片、影像、实物等平台,生动展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感人事迹,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宣传身边的典型,既要使先进模范人物成为中小学生的榜样,更要让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为此,庆安县全力在各学校开展“互帮”活动,并成立了活动小组、爱心团队、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达130多个,参加活动的人员有2000余人。在宣传表彰先进人物活动中,普遍开展“点赞”、“讲解”活动,加强交流,增进互动,爱护模范、礼遇模范、尊崇模范、争做模范已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开展了争当“三和”、建立“四日”等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三和”就是在家庭争当好孩子,在街坊争当好邻居,在学校争当好学生;建立“四日”就是建立邻里和睦日、扶贫救国日、家庭互访日、院区联欢日,主动上门为邻里排忧解难,真正吹响了“邻里有难事,快找小雷锋”的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