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姜永贵 呦呦鹿鸣小院中
http://suihua.dbw.cn   2016-01-12 17:37:27

  去年12月18日,大雪过后,小村变成洁白的童话世界,一大早,姜永贵来不及清扫庭院的积雪,先跑到鹿舍,看他的鹿宝宝们。

  姜永贵,庆安县丰收乡丰华村养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12年,他组建全省第一家养鹿专业合作社,从事马鹿养殖、鹿茸、鹿产品加工及销售,创下了全省鹿茸加工销量第一的辉煌业绩。

  呦呦鹿鸣小院中,丰华村变成了全省闻名的养殖专业村,鹿茸产品销往北京、广州等地,有的产品还远销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赚起了“洋钱”。

  养鹿成主业

  早在1980年,丰华村就有农户饲养马鹿,个别农户零打碎敲地养殖,成不了气候,只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副业。

  姜永贵是第一个把鹿做成主业的人。2003年开始发展养鹿,从几头、十几头,几十头,成了小村最大的养殖户。

  养得再好,没有市场等于零,姜永贵背着鹿茸跑长春、跑大连,跑全国比较有名的鹿产品交易市场,上好的鹿茸很快进入客商视线,渐渐地,姜永贵的鹿场变成了大商贩的供应基地,每到鹿茸下来时节,他们开车前来上门收购。

  有市场,有钱赚,就有人跟风,到2010年全村跟他养鹿的就有70多户。

  大连客商赵永平主做马鹿茸的对韩出口,是姜永贵的第一个客户,也是联系最久的客户。“现在不光是收鹿茸时上门,没事他也会到我家串门。”姜永贵说,就在去年12月初,赵永平还领几个韩国客商来村里考察呢。

  科学饲养扩规模

  社员于洪彬家的马鹿每两年就损失一头,姜永贵上门帮助寻找原因,饲料含水过大、圈舍太潮湿,对症下药改善饲料和养殖条件后,他家的鹿再没损失过。

  2010年,丰华村党支部安装了远程设备,姜永贵是远程教育第一批受益者之一,他天天泡在电教室,通过专业书籍、通过网络,学习养鹿的科学方法,并通过网络跟一些大型养鹿场建立密切联系,上门“取经”,到2010年,姜永贵年均饲养量28只,他饲养的马鹿膘肥体壮,别人每头鹿产二三十斤茸,他的鹿茸产量高达50多斤。

  2012年,姜永贵联合全村26户农民,组建全省第一家养鹿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刚刚成立,很多社员想购买优质鹿种,却受资金困扰,姜永贵一次又一次找县领导、县信用联社,协调贷款200万元,县委组织部还对贷款贴息,给社员们注入了发展的“血液”。

  姜永贵在合作社内实行统一购鹿、统一饲养技术、统一加工鹿茸、统一销售和分散饲养的“四统一分”管理办法,把每月10日定为远程教育集中学习日,学习饲养、防疫、增产等技术,提高社员饲养本领,在饲养过程中,社员们谁有啥问题,也能及时纠正。

  迈出鹿产品加工步伐

  过去割角泡制鹿茸都是由收购商操作,收购商常以此要挟,把鹿茸价格压得很低,姜永贵和儿子姜明波就琢磨自己学习泡制技术,为社员提供服务。

  老了就是糟茸,嫩了成臭角,炮制技术工艺很复杂,爷俩就起早贪晚一遍一遍地研究,终于可以得心应手。于是,合作社集资15万元建立起鹿茸加工车间,合作社社员免费加工,其他养殖户有偿加工,很快引来周边市县养殖户前来加工,每年加工鹿茸近千副,创收10余万元,先后与吉林长白鹿业公司、内蒙古金鹿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订单养殖,每头鹿平均增收近800元。

  炮制鹿茸成功,激发了姜永贵的创新力,他们还尝试制作鹿胎膏、鹿血酒,开发出一系列鹿产品。

  产加销一条龙,丰华村的鹿产业迅速壮大,仅合作社社员就发展到167户,目前,全村养殖马鹿存栏达到400多头,固定资产520万元,年纯收入120万元,户均年增收2.6万元。

 
作者: 陆洪莲 安雅心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