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四海店镇宝山村抓产业上项目推进精准扶贫
http://suihua.dbw.cn   2016-01-11 19:36:55

  东北网绥化1月11日讯 省级贫困村绥棱县四海店镇宝山村2012年村集体欠外债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近几年,宝山村采取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增收,抓产业、上项目,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5年村集体积累、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达到60万元、1.1万多元。

  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向规模经营要效益。2013年,宝山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利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642户农民的17285亩土地以地入股、按股分红,实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全村91.5%的农户、92.6%的耕地加入到合作社。合作社种植作物品种统一、质量好、收割集中,粮食卖价高。今年,合作社玉米售价高于其他地方农户4分钱。农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不但比自身经营每亩地增收120元,而且全村大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劳务、养殖、采摘等活动,又增加收入1670万元。通过规模经营,消灭了原有的地格子、磨牛地等,清理出土地180亩,村集体每年可增收7.2万元。

  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向产业要收入。全村耕地实现合作经营以后,850多名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发展劳务输出、食用菌、粮食仓储、奶山羊、异地开发、特色经济产业。组织全村520名农民常年在外务工,人均年收入2.4万元。同时,还有285名农民在合作社、食用菌基地、农场等地打短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食用菌创业基地建起大棚34栋,吸引10户贫困户进入基地种植滑子蘑20万棒,每户纯收入14万元。基地常年用工5人,季节用工60人。同时,村集体每年可收取大棚租金4万元。利用整村搬迁后腾出的宅基地,引进了粮食仓储项目,不仅彻底解决了农民储粮难、卖粮难问题,村集体还获得收益12.6万元。同时,企业吸纳20多人从事季节性打工。扶持建立了1个千只奶山羊场,吸收5名年龄较大的贫困农民到羊场务工,人均年收入1.2万元。组织120户农民异地承包土地1万多亩,户均年增收1.8万元。鼓励80多人采摘山野菜、蘑菇、榛子等,镇村帮助联系山产品销售市场,人均年收入5000元。

  推进城镇化建设,向搬迁要成效。2013年以前,宝山村675户常住居民有80%居住在泥草房中,为了彻底解决农民住房问题,镇村启动了整村搬迁进镇上楼行动,并采取多条腿走路筹集资金。宅基地出让获利一部分,前十三井屯6.5公顷宅基地整体出租给董氏集团,收入235万元,后十三井屯8公顷宅基地,预计可收入160万元。镇财政拿出部分资金支持给开发商,开发商让利老百姓,使百姓以每平方米低于市场价格200元的低价购买楼房。开发商垫付一部分,镇村协调开发商先期垫付184.25万元。通过这几种方式,已有两个屯174户农民搬到镇内居住。

  落实落靠兜底政策,向社会保障要稳定。全村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都达到了98%以上,2014年全村村民仅新农合补偿金、大病救助金就享受到76.8万元,有效避免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符合低保、五保政策的247户全部应保尽保,保证了基本生活。

  镇党委书记赵励涛介绍,对全镇现有的258户贫困户,他们将采取结对包扶、撤点并屯、依托产业、规模经营、借助外力、项目补偿等措施2017年全部精准扶贫。宝山村河南八队和林富村青冈屯等沿河村屯的35户贫困农户整屯搬迁进镇,创建十二个产业基地引带脱贫,让贫困户把土地交到合作社外出务工或发展其他产业项目来脱贫。

 
作者: 赵宏宇 裴海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