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2日讯 11月23日,笔者来到兰西县榆林镇林旺种植合作社晾晒场,只见金黄谷子颗粒饱满、堆积成山,忙碌的农民脸上透着丰收的喜悦。据合作社工作人员说:“规模种植就是不一样,在同一个地里种植谷子,收益不一样。”今年合作社规模种植有机谷子150亩,采取与中信集团订单销售,每亩纯收入800元,预计今年可实现纯收入120万元。
有人说,兰西的田地“变大”了,其实田还是那些田,面积也没有变。只是卖上了好价格,效益也就增多了。今年这个县在农畜种养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农畜结构的不断改变。种稻、养猪、养羊、养牛、栽培食用菌……以往这些互相独立的农活,如今在合作社上被紧密地组合在一起,为该县农民带来更加多样的收入来源。田地光种粮挣不了大钱,那就在田地多来点“花样”吧,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兰西农业结构不断调整,让农民的“种田经”花样翻新。传统的“大苞米”,变成了新型高效的“小蔬菜”,一亩土地当成二亩、三亩,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截至目前,该县成立农民合作社2039家,辐射带动全县农户5万户。
“一个棚、二批菜、三分西瓜、4000元。”——这个顺口溜,现在这个县的很多种田农民都能背得朗朗上口。种田之余,农民把闲置的水稻播种秧苗棚变成种植大西瓜,又增加一份收入。临江镇农民杨金明的三栋育秧棚,圆圆的大西瓜像站军姿一样,排列整齐。在春天,稻苗移栽插秧后,杨金明在闲置的苗棚里种植大西瓜,长势良好,每年的上市时间在中秋节前后,这个时间不仅西瓜好卖,而且西瓜肉质好、价格高。
长势良好的水稻田,还能养鸭子呢。在长岗乡精耕农业种植基地上,600亩有机水稻田里养上了1000只鸭子。据县农业中心副主任王兴坤说,鸭子在稻田里放养,吃虫、除草,而且鸭子排出的鸭粪还田,还为稻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种养结合,形成生态循环生物链,实现有机生产,极大地增加产出效益。而且鸭子在稻田中产蛋每天都有400元的纯利润。这些“鸭兵”不仅是赚钱生力军,还是种粮的好帮手。
在红星乡安兰公路一侧的树林里,这里不光种树,还被农民用来“种”食用菌。这个乡农民潘国峰投资130万元兴建了巾帼食用菌合作社,这几天他正在棚里收获最后一批平菇。潘国峰介绍,截至目前,他5栋大棚共栽培了10万棒平菇,每年收益达50万元,准备明年再扩建2棚,增加食用菌品种,目前前期工程已经准备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