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业富:只想为民办实事
http://suihua.dbw.cn   2015-12-02 15:54:23

  在绥化市北林区西长发镇东北一村,村民们特信服一个53岁的盲人,这个盲人就是现任东北一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文业富。

  文业富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把原东北一村改变成让村民叹服的新模样。

  文业富自小就在东北一村生活,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一村人。12岁时,他因疾病和意外,双目失明,成了一个盲人。17岁时,为不再拖累家里父母,鼓起勇气去“下海”。经过起起落落的“折腾”,在相关部门和镇里的支持扶助下,他生意做得红火起来,并有了自己的运输车辆,承揽运输配货业务。2005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2014年12月,原东北一村和原东北二村合并成的新东北一村领导班子出现更迭。在党员民主自选村党支部成员的预选举中,与会的34名党员有32人同意选举文业富这个盲人党员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在12月20日的正式选举中,全村40名党员有37名对他出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投了赞成票。文业富成了东北一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主要负责原东北一村的工作。事后有人问起投赞成票的党员为啥选文业富做副书记,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一个答案:“他做的事我们看着服气,他能折腾的闯劲是我们需要的,他一定能带领我们致富奔小康!”

  文业富没想到自己会成村干部。既然成了“领导”,就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他在当选后利用10多天的时间,进村入户去聆听村民们的心声。经走访,很快归纳出村民们反响最热烈的几件事:村中土地数目不清存在“黑地”;村中拖欠村民劳务工资;村路难行出入不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文业富是新官,可这三把火咋烧?村民关心的问题没有一个不会触动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没有一个不需要资金来解决。没钱还得罪人,这“官”咋当?文业富没有退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黑地”开火。2015年1月,他组织了有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有关部门参与的13人清查耕地小组,对全村土地进行重新丈量,查出很多隐瞒耕种的土地,把这些查出的“黑地”重新进行对外发包后,为村里增加收入47.8万元。有了钱,他又做了第二件事,拿出“黑地”发包收入中的24万元支付村里已拖欠了五六年、在文明村建设中使用劳力积欠的劳务工资,然后又拿出6万多元将村中6条出村路修筑成毛爪石路,彻底解决了村民一下雨出不去、进不来,出村人扛车、回村车骑人的行路难题。

  一番“折腾”解决了活人的问题,文业富又开始考虑村中那些逝去长者的“安身”问题。村里原有一个收放逝者骨灰的积骨堂,由于无人打理、乱堆乱放,已破败不堪,一些村民便开始进行“土葬”,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无疑会占用大量土地。为防止这些违反中央殡仪政策的现象继续发生,2015年5月,文业富和村领导班子决定拿出9万元维修积骨堂。经过一番劳作,长14米宽8米的积骨堂在原址上挺立起来,那些失去安身之处的逝者骨灰重新回到了“家”,村中“土葬先人”的现象得到遏制。

  文业富上任后的作为,让村民看到了希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子中的火车头就是村委会,可村委会办公场所早已破败得没有样子,院中长满了杂草,变成村民放羊的地儿。因而在解决完村民较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后,文业富开始为村委会的“一席之地”折腾了。他多次往镇里、区里跑,向能见到的每一位领导讲述村里的困难,最后争取来10余万元资金。尽管争取来10余万资金,但文业富和他的“伙伴”并没有用这笔资金修建豪华办公室做“土财主”,而是细致研究了一个既能修建好办公地点又能给群众生活带来益处的最佳建设方案,利用这笔资金在原村委会的地方建起了一栋实用又不奢华的办公用房和一个群众文化广场。现在吃过晚饭后的村民都会来到村委会门前这个广场上休闲娱乐。

  文业富戴上“乌纱帽”后没有忘记村里的贫困户。尽管自己双目失明行动不是十分方便,但他还是坚持时常到村中贫困户家中走走,了解他们的情况。石玉珍、张淑兰夫妇是70多岁的五保户,在任职前,他就经常照顾这个与自己毫无亲缘关系的一家,经常送一些米面油之类,上任后,对这个家庭的关注更多了,常常去询问需要什么帮助。今年已80岁高龄的石玉福是残疾人,他50多岁的儿子石文君、40多岁的儿子石文臣也都是残疾人,现在家中就这父子三人,没有一个劳动力,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石玉福和其中一个儿子的低保收入。进入2015年6月,父子三人居住的房子开始透风漏雨,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文业富知道后,就自己拿出3000余元,组织班子成员购买来沙子、水泥、门窗等建筑材料,为父子三人修葺了房屋,还多次跑镇进区诉说实情,为父子三人中另一个没有低保的人争取低保。从上任至今,他已为村里的7户特困村民争取办理了低保。 盖金玲现在是原东北一村村委会主任,是文业富的“战友”,说起文业富,她只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敬佩:“他是一个很无私、有良心、有爱心、特善良的好领导,他眼虽盲,心却亮,不怕受委屈也不怕麻烦,一心想着给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和他搭班子,心情舒畅、干着有劲!”

 
作者: 孙曙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徐秋丽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