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9日讯 “20分钟内到达现场,两天内限时解决。”这是庆安县城管局依托科技、网络化格局对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吹响的“攻坚战”号角。联动机制和限时工作制的施行,使环境整治工作快捷、准确、效果明显。
11月9日,网络平台中发布了南二道街菜农不在规定区域卖大葱的情况,清扫主任刘凤祥得到信息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劝导,清扫地面垃圾。像这样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甭管是在哪个角落,只要被一位环卫或城管的工作人员发现,即刻资源共享,这个问题第一时间就得解决。
为了做好环境卫生市容整治工作,城管局依托网络信息平台这一“新生产物”结合街路实际情况制订整治方案。在网络化格局下把城管执法中队和环卫工作人员“联网”,在巡查过程中各自发现问题后,便在网络群里公布,即便不是自己辖区存在的问题,只要把所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拍照在群里曝光,辖区责任人就会马上处理。
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对重点街路进行责任细化,采取主要领导包大区域、干部包街路、其他人员包路段的“三包责任”;对包保的街路每天坚持巡察两到四个小时的“一线工作制”,对不符合标准的居民、商户进行规劝,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登记拍照。环卫工作人员对辖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上报,再由县城管局对问题逐一解决。
为了节省上报程序,快速解决问题,县城管局、环卫处联合行动,实行限时工作制。环卫处主任在网络信息平台中看到上报的图片,确认地点后,与相关包保的干部一起要在20分钟内迅速到现场查看,找准责任人,在一天内限时解决问题。遇有确实不能解决的问题,环卫处主任需立即上报给县城管局长,分片城管执法中队会根据情况在两天内进行集中清理。
“联动和网络通报做到了整治过程中的资源共享,不仅简化了工作程序,其公开透明的特点,也遏制了推诿、不作为的行为,大大提高了我局办事效率。”城管局局长李迎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