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筑梦呼兰河畔——兰西实施“双富”工程纪实
http://suihua.dbw.cn   2015-11-18 17:28:24

  兰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特困县,一个“穷”字,曾一度让群众自怨自艾,让干群组织底气不足,让上级领导牵肠挂肚。如今,兰西立足县情、找准病根、对症下药,通过实施“双富工程”,进行逆境突围,正圆百姓富裕梦。今年全县将有18.3万人实现稳定脱贫,37个贫困村彻底告别贫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0元,是2001年的近6.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60元,是2001年的7.3倍。

  上项目 带民富

  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是兰西发展的短板。为此,兰西县大力开发农牧资源、盘活工业存量、挖掘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力度,构建兰西工业体系,搭建起了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的发展平台。

  兰西县按照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互动的第四代开发区模式规划,建设了50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区。坚持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依托资源做强基础产业,依托基础产业生成项目,升级项目形成优势产业,做强一产释放农业比较效益,做大二产补齐工业短板,做活三产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成为兰西招商引资上项目的行动指南。17个招商分局缩小包围圈,开展定项、定位、定点招商。历经招商之冬的酝酿磨合、招商之夏的主动出击,兰西县今年三次集中开工产业项目33个,投资37亿元。立信、中舜等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亚麻产业园、玉影汽配城等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产业项目的集聚,从基地、加工、营销等各环节为促农增收铺路搭桥。到目前,兰西县已有10.5万人走出土地进工厂,走出乡村进城镇。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市民、农民变老板助推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直线跃升,全县农民劳务输出收入达9.3亿元

  兴产业促民富

  兰西县通过深度开发亚麻、民猪、蔬菜、文化旅游、“互联网+”五大产业,确保农民持续性增收。

  兰西因“中国亚麻之乡”而闻名全国,“兰西亚麻”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区域品牌价值87.29亿元,位列寒地黑土、涪陵榨菜之后,位居第三。然而,2010年以来,受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制约,兰西亚麻出现了结构性萎缩。兰西县委、县政府经过分析研判、集思广益,开启了转型升级模式,为新一轮亚麻行业领跑做好了准备。今年6月份,哈麻集团整体搬迁恳谈会在兰西进行;9月份,兰西携手省农科院、绥化学院,开展院县共建,签署合作组建亚麻研究所,开发亚麻根医药、亚麻油、亚麻酸胶囊、亚麻食品、亚麻饮料、亚麻建材等新产品框架协议;10月份,兰西启动未来五年亚麻产业规划修编,目标是到2020年,利用欧洲雨露麻技术,工厂化年种植亚麻15万亩,亚麻产品交易额达到60亿元以上,产值突破100亿元,财政税收1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

  东北民猪是兰西独有的全国优秀地方猪种,位列世界种猪排行榜第四位。“育在场上、繁在点上、养在户上”的运作模式为民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地支撑。目前,年出栏万头的养殖示范园区已建成10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510户,规模场达230户,工厂化、标准化饲养量达到57.5万头,全县生猪年均养殖量180万头,商品量达到100万头。丰达东北民猪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年屠宰民猪10万头,销售肉类产品1万吨,产品销往哈市、绥化、大庆等地,市场供不应求,实现产值2亿多元。北京、哈尔滨等地32家民猪肉类连锁店的鼎力加盟,使民猪肉类产品站稳各大省会城市。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兰西确定未来五年,年东北民猪饲养量将达到300万头,带动全县1.5万人参与民猪养殖,创造产值45亿元,增加农民收入6亿元,人均增收1500元。

  顺应健康、绿色的消费需求,激活兰西瓜菜成长要素。目前,榆林大葱、南瓜、马铃薯,康荣香瓜、菇娘、番茄,兰西镇马铃薯、秋菜套复种,临江镇西瓜、青椒和红光、北安叶菜、晚菜、设施瓜类等五大生产基地竞相发展。2015年,全县瓜菜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达到30万亩和100万吨,蔬菜总产值达到了11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呼兰河畔富集的生态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和古朴民风,构筑起兰西集生态风光、历史遗迹、民风民俗、宗教文化、自然资源于一身的靓丽风景。南山景区显佑宫、王子陵闻名省内外;民俗展览馆、乔家大院、农家客栈、民俗景观大道、瓜果采摘园等景区景点,“打捞散落的记忆”成为新卖点;东林寺景区闻名东北三省,香客云集;黄崖子关东民俗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是“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和全省慈善村。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农家乐、采摘园、农家客栈、渔村垂钓遍布兰西山水之间。兰西镇永久村20多户农民干起了采摘园、8户农民经营起了旅游纪念品,2015年,预计这个村平均人均收入达到8100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0%。

  兰西把发展“互联网+”产业作为助推促农增收重大课题,摆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加以谋划和推动。今年9月,兰西与阿里巴巴开展战略合作,千县万村“农村淘宝”项目正式落户兰西。到年末,首批50个网点建立运营,从业人员将达到100人。电子商务产业园应运而生,林语花溪电子商务公司、黑土小镇旗舰店、黑土优选生产基地等名优电商企业入驻兰西电商产业园。通过电商让农产品在“线上”优质优价销售,让农民在销售环节获得更多收益,成为新的增长极。

  抓党建 帮民富

  “职务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是兰西县委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的响亮回答。

  兰西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挂任县乡村三级干部分组包联乡村户,践行“三严三实”。105个村第一书记、500名机关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用脚步丈量民情,把党的工作落到“神经末稍”。在工作队的努力下,今年新组建各类合作社110个,硬化乡村道路89公里,修建村级活动场所13个,建设美丽乡村试点村12个,帮助群众解决贷款1000万元,化解各类矛盾300多件。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兰西从完善组织制度入手,把党组织建在合作社、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农业产业链条上;对105个村党支部全部升级为党总支,纳入县委统一管理;按各乡各村实际情况,以2014年为基数,一个乡一个乡、一个村一个村制定实绩考核标准;实行能人兴村强村战略,42名致富带头人走上村级主要岗位,为落实“双富”工程注入了新鲜血液。到今年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将由2001年的23.2万人减少到4.9万人,18.3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37个贫困村彻底告别贫困。目前,兰西县正整合资金和力量,集中投放贫困村、落后村。到2019年,一户都不落,一个都不少,让兰西现有50个贫困村、4.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正在兰西精彩绽放,县乡村三级组织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党员创事业、百姓兴家业点燃了兰西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希望。

 
作者: 董云峰 陈驹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睿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