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省级重点扶持贫困县。如何让90个贫困村、11万贫困人口彻底脱贫,是摆在这届县委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是人们向往已久的期待。
6月29日召开的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是县委书记杨勇上任后组织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会议明确了今后5年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确定了定点包扶工作任务,形成了全县齐抓共管、合理推进工作局面。
谈到扶贫开发,杨勇说:“要牢牢把握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这个关键所在,通过精准扶贫,发展致富产业。不断完善基础建设,落实落靠扶贫开发工作的方式方法步骤和实际举措,强化工作执行力,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实效。”
凝心聚力精准识别
青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动态管理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上下联动。
为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青冈县在制定下发科学完整的扶贫规划方案基础上,开展了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工作,确保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他们让每位领导干部走村进屯,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并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贫困类型。在贫困村中,区分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村班子软弱涣散等类型。在贫困户中,区分出因智、因病、因学、因残、因缺乏技能或资金致贫户,进一步清晰了扶贫工作重点,确保因村施策、精准帮扶,保障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全县90个贫困村、11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已经完成。
产业引领脱贫增收
只有找对“门路”,脱贫才有“出路”。
杨勇经常说,要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就必须完善扶贫机制,严把扶贫资金关,引导、带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中来,继而达到企业带动百姓共同富裕的目的,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解决贫困群体就业、增收、致富问题上,青冈县委、政府在上项目、保就业上下功夫,在增加产业收入上要效益。规划建设产业园区43.74平方公里,引进建设产业项目74个,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场475个、特色农作物面积10万余亩,引进玉米深加工、胚芽油、葡头糖酸钙、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产品加工等多个扶贫产业项目,及时安置就业人员近万人,月工资最高有望达到5000元。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5万人,促农增收6亿多元。今年,全县力争引进产业项目40个以上,新增就业岗位4000个,优先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
走进明发和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扶贫开发”四个大字在牛舍门上显得格外醒目。走进牛舍,看见这里的牛个个膘肥体壮,毛管锃亮。
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养殖户已达5000多户,带动3950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8000元。今年又新建7栋大型牛舍,来满足肉牛的回收,待达到一定养殖规模以后,我们将增建种公牛冷冻精站、种公牛舍及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产、供、销及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来实现由企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芦河镇民权村毛国军家里只有30亩土地,年吃年用还挺紧巴,为了致富他也动了不少脑筋,也没见个啥效果。自从县里提出为贫困户找“门路”开始,他依靠扶贫资金支持,养了十几头牛,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几万元。他说,我还给每头牛上了保险,没了后顾之忧,心里就更托底了。尝到了甜头的毛国军,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
青冈扶贫开发办主任高友说:“考虑大多数贫困户经营意识、抗风险能力较低的问题,青冈因地制宜,采取贫困村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方式,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2014年,昌盛乡兴东村村民张连友带领25名村民筹集资金700万元成立了盛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个县又整合农业开发、扶贫资金580万元,为合作社投入基础建设资金。目前,盛菇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可实现产值600万元,纯效益100万元。这个合作社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就业保障,已与这个村50户贫困户签订了长年用工合同,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给予生活保障,今年共扶持这个村贫困户95户165人,平均每人获得分红资金1200元。
生活环境的改变,是走出贫困圈子的主要特征。
劳动镇是青冈西北最偏远乡镇,地势低洼易涝,下雨就淹,晴天时地面上一层碱沫,自然条件恶劣。为彻底改善那里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2014年,青冈整合住建、民政、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1122万元,将跃进村王大老板屯和于占海屯116户328人异地扶贫搬迁,搬迁农户通过土地规模经营、发展规模养殖、入企务工等途径实现了增收。稳定的工资收入、良好的生产环境,让世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融入到了城里人的生活之中。
高友说,3年来,青冈新建通乡通村公路468.3公里、改造农村危房、泥草房2.11万户,新建乡村文体活动场所96处,解决428个村屯21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电力、通讯、宽带网络全覆盖、数字电视村村通,全面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健全机制抓扶贫
扶贫工作只有不走过场,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实效。
如何确保扶贫实效,青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负责制,县处级领导包乡镇(街道)、县直部门包村、屯(社区)、机关干部包贫困户,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扶贫工作新格局。广泛发动社会团体、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投身社会帮扶救助工作,年投入救济救助资金近1.5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0万多人次。
高友说:“我们还完善督办考核机制,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各乡镇、各部门工作成绩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青冈镇新民村有贫困人口1300人、10户特困户。村西侧是一处新建的食用菌生产园区,内建110栋大棚、10栋温室,这个园区就是审计局局长潘月楼帮建的。潘月楼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负责包扶新民村。他通过协调县扶贫办、农开办等多部门筹集资金1560万元,辟建食用菌生产园区,成立了利丰食用菌合作社。潘月楼说,大棚明年4月份就能投入使用,届时有经营能力的特困户可免费使用大棚,其他农户经营大棚正常缴纳租金,租金用于园区折旧和扶持贫困户再生产,确保帮扶工作一户不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