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强化管理微创新建设和谐美家园
http://suihua.dbw.cn   2015-11-16 16:32:33

  ——北林区大有办事处新华社区打造和谐社区纪实

  社区建设事关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社区稳定与和谐了,才能保证城市最基本的安宁。近年来,北林区大有办事处新华社区依照“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工作思路,运用“社区文化教育人、队伍建设培养人、积极作为服务人、需求导向利于人”的工作手段,创新管理模式,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社区工作力度,理顺社区各种关系,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增强社区居民素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作为落脚点,形成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和谐社区建设格局,和谐善美社区创建工作初见成效,走到了全区前头,营造出文明向上的社区生活氛围,受到市区领导和辖区居民的赞誉。

  新华社区辖36个居民小区。管理区面积1平方公里,有居民11000户,总人口28600人,驻社区机关事业单位17家、个体工商户218户。社区有工作人员15人,其中,社区干部6人,派驻工益岗位人员6人,机关下派干部3人。社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有居民党员25人,在职党员163人。

  近年来,新华社区围绕育民利民惠民便民这一核心,积极打造社区管理这一社会的基础工程。为服务好居民,新华社区提出了“社区文化教育人”的工作思路,针对社区居民生活层次杂、素质差异大的实际,社区采取了建设社区文化,用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和改变群众狭隘的思想观念的举措。与辖内教育机构联络互动,引入开展国学教育,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居民、教育群众,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思想,弘扬正能量。新华社区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有团员75名的金色夕阳老年艺术团,常年在社区演播大厅排演节目,定期为社区群众开展文艺演出。2014年以来,在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期间,该艺术团共为群众演出10场。新华社区还帮助居民发展群众性社会组织,成立社区秧歌队3支,家长学校2处,今年帮助秧歌队解决活动场所1处、购买服装75套,组织开展公益讲座3场。

  社区的工作重心在服务群众。近年来,新华社区一直在服务群众上想办法、下功夫,建强服务阵地。2012年以来,通过向上争取、共驻共建、部门帮扶等举措,建设了使用面积12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场所,设有“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演播大厅、餐厅、乒乓球室、棋牌室、日间照料室等,成为群众办事和活动的好去处,每天到社区参加活动的群众达130余人次。为了满足群众活动需求,新华社区还延长服务时间,周末安排2名社区工作人员值班,开放社区活动场所,让老人玩得开心、快乐。该社区不断壮大服务队伍,以党员为骨干,吸纳热心群众参加,社区组建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五老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5支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爱心助困、劳动就业、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各志愿者服务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又有200余名热心群众参加到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中来,共开展社区志愿服务60余次。同时,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在职党员和党代表进社区“关爱家园”活动,社区党组织通过建立在职党员微信群、征集群众“微心愿”、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结对帮扶等形式,为在职党员服务群众搭建活动平台,有效调动了在职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建设局墙改办组织党员在社区开展净城活动,地税局组织党员到社区落实群众微心愿5个,哈尔滨银行到社区组织3场文艺演出。今年以来,在职党员到社区共认领“微心愿”75个,帮扶困难群众12名,参加社区志愿服务300余人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培养出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清官廉吏”,新华社区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党员QQ群、新老党员手拉手、参观学习等方式,创新党建活动内容,提高党员组织生活的质量,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去年以来,他们共组织党员学习18次,座谈交流3次,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奉献意识明显增强。

  为延伸拓展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新华社区主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落实上级工作要求,积极构建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两级组织三级管理”的组织架构,现已成立小区党支部3个,楼栋党小组8个,未成立党小组的小区选派了党员小组长,把社区内的在职、退休、流动等党员全部吸纳到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范畴,为群众提供物业管理、小区卫生、治安等便民服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的党建管理服务网络,社区管理服务得到有效加强。新华社区还组织社区内的“两代表一委员”、“五老”、物业等人员,成立了社区民情信息员队伍,通过实施社区干部包片联系、民情信息员反馈,及时传达党的政策、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畅通了社情民意的快速反映通道,使社区内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群众矛盾等问题,社区党组织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和解决,促进了社区和谐。为抓好社区关爱帮扶工作完善服务机制,新华社区认真落实“23766”工作法,即社区干部两人一组,分片负责,每周到辖区走访不少于三天,熟悉社区群众不少于七成,对社区内的孤、寡、贫、弱等六类重点人群经常走访,对社区内的突发事件、重要活动等六类事宜必到,使社区群众,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今年以来,共帮扶贫困居民67户,送去款物2万余元。

  切实落实好上级有关政策是满足群众需求的最终保证。新华社区在就业政策落实、低保办理、廉租住房分配、物业管理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中,坚持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并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由党支部集体决定,结果向群众公开。去年以来,社区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200余条,办理廉租住房30个。社区事务的公平公正,得到了全体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如今,只要社区有事,居民都积极主动地跟着干,形成了一心谋事干事的良好氛围,一个文明现代和美的社区正在悄然形成。

 
作者: 许来齐 孙曙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