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15日讯 今年,海伦市以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达1.08亿元,完成5个重点镇、18个示范村、20个达标村规划编制;完成36公里边沟硬化、56公里中心村道路建设;安装路灯660盏、新建广场12处9.5万平方米;安装围栏6.8万米;危泥草房改造完成2800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61平方米。
在项目资金整合上做到了四个结合,即与危房改造相结合,解决困难户旧房改造资金短缺问题;与水利项目相结合,加强河道整治力度;与文化阵地建设相结合,建设文化或体育广场;与道路建设项目相结合,推进道路“硬化”工程,全市整合资金达到8100万元。在政府补助上,市委、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1500万元,通过以奖代投的形式,对工作力度大、成效突出的乡村进行奖励,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在引导群众,广泛动员,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共引导群众投工投劳15万余人次,落实群众自筹资金1200余万元,依托农民的主体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推进“六改”工程、治理“五乱”现象、实施“五化”标准为重点,突出村屯、道路、中小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地段的治理,加强海望路、绥北路、海明路、鸡讷路、东扎路五条主要公路沿线的治理,控住“点”,治住“线”,扩充“面”,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办法,做好干净整洁的文章。全市共出动人员1.24万人次,出动车辆1215台次,清理粪便垃圾3420吨,清理路边沟290公里,整修路肩320公里,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废弃地的绿化美化率达90%以上。同时,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不断提升村民综合素质;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把制度由墙上、纸上变为村民的实际约束,把村民调动起来,把自家的房前屋后、院里院外打扫干净整洁。海北镇海北村、向荣乡向荣村、前进乡胜利村、共和镇主力村、联发乡百兴村、扎音河乡朝阳村、东风镇文化村已经建设成型。
产业兴村,特色兴村。在种植上牢牢把握寒地黑土、富硒富锶、绿色生态得天独厚的优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同时,进一步叫响炒热富硒食品、毛葱、甜香瓜、甜菇娘等特色种植,力促由种得好向销得好转变,增加农民的种植业收入。目前,富硒大豆、富硒大米地理标识认证已申报国家质检总局,前进乡的毛葱种植,共合镇的香瓜、菇娘种植,长发乡富硒稻米种植已渐成规模。前进乡采用毛葱套种早熟大豆的模式,亩纯效益可达1000元左右,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原料基地,形成了一条龙产业链。合作社吸纳就业300多人,年可创外汇200万美金。在养殖业上,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逐渐普及,长发乡养牛合作社、扎音河乡养猪合作社带动作用明显,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大鹅生产基地县地位得以巩固,增加了农民的养殖业收入。同时,加大土地规模经营力度,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40万亩,释放更多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海北镇大豆经销户达到300多户、伦河镇从事小商品经销户达到400多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