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庄稼院里的“巧凤凰”
http://suihua.dbw.cn   2015-09-28 16:49:50

  望奎县火箭镇红二村女青年刘凤,心灵手巧,在侍弄责任田和照顾父母的空闲时间,学会了编制工艺品的手艺,她把废包装皮等材料编成精美的手工艺品,当地村民亲切地称她为“巧凤凰”。

  刘凤今年27岁,性格文静,心地善良,特别懂事。她在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靠45亩地和养两头牛。由于父母年岁大,身体又不好,加上两个姐姐都已嫁人,弟弟正在读大学,这样,家里的重担几乎全都落在她柔弱瘦小的肩上。

  2005年,考虑到家里的实际状况,很有心劲儿的刘凤只上了几天的初四,就辍学在家。她同村里的女孩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帮助父母侍弄责任田,并负责照看父母的生活起居。

  一位名人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2006年的夏天,她路过一家超市,看见地上有五颜六色的各类包装皮,觉得扔了有点儿可惜,于是,她突发奇想,要是能把它们收集起来,分成类,编制成各类小动物那该有多好啊!从此,她留心收集身边被人丢弃的各类废包装皮等。为了搞编制,她找来了剪刀、细铁丝和胶水,还有透明胶带等用品,开始了她的手工艺编制生涯。一张圆桌、一把椅子,农村的大炕成了她工作的平台。平时她特别细心,就连自己家用过的颜色各异的洗衣粉袋也舍不得扔,这些东西在她看来,就像宝贝一样,是用来编制葫芦的最好用料。她还粘制不同规格的包书皮,送给身边的小朋友。刘凤刚开始编制只是一种兴趣,可编着编着,就放不下了。知道她爱编制一些小玩意儿,家人和亲戚都帮她收集各种包装材料。搞编制也需要投资,编制孔雀、龙等,需要胶水、细铁丝和胶带等。这些年,她也投了一些钱。由于长时间的编制,她的眼睛累花了,手指被剪刀磨出了血泡,看着女儿这么执著,父母感到特别心疼,并在身后默默地支持她。对于她的做法,周围的人有的讥讽,有的点赞。村里的长辈看她弄这玩意儿,劝她说:“一个女孩子家,编这些东西挺累的,还不如学点儿针线活更好。”面对种种议论,她不屑一顾。她坚信一位名人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012年秋,大庆油田作业队的工作人员来村里进行勘探,在她姨家看到她的拿手作品——孔雀,纷纷索要,并用手机拍照留念。邻居办喜事时,送亲的人看到她编制的孔雀,也要购买。对此,她只是无偿赠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年来,经她的一双巧手辛勤编制的作品就有400多件。在这些作品中,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有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卡通类的物件。她的作品在微博上展示以后,哈尔滨电视台一位退休的编导说:“心灵手巧,巧夺天工。”这句话成了她坚持搞编制的动力,看到他人欣赏自己的作品,她心里感到无比快乐。

  村里的姐妹看到她编制的孔雀和凤凰等,都爱不释手,主动到她家,虚心地向她请教。对此,她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她们。现在,她只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能将所编制的作品形成规模打向市场,或开一个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专卖店,让“孔雀”真正变成人民币。每当看到和听到人们欣赏、夸奖她的时候,她心里都感到十分惬意,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希望刘凤像她美丽动听的名字一样,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展翅翱翔。

  刘凤在准备编制凤凰的羽翼。

 
作者: 何明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刘聪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