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兰西四小:经典传统文化扮美校园
http://suihua.dbw.cn   2015-09-22 16:14:58

  清晨,《三字经》、《弟子规》和《笠翁对韵》的诵读声,在兰西四小各个班级响起。

  “每天晨读和下午上课前,各班学生都会进行经典诵读,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累,使他们养成儒雅的行为规范。”第四小学校长曹树仁介绍。

  近年来,兰西第四小学把德育工作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让经典传统文化走进了课堂、熏香了学校。

  走进四小,只见学校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学生手抄报上都有国学的影子,“国学经典,古韵四小”喷绘悬挂于教学楼中厅,各层走廊里悬挂着经典名句,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被中华传统文化包围,营造出浓厚的传统经典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心灵得以滋润。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是一种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重要的是让文化深入心灵。”曹树仁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诵读一些经典、引进一些传统的文化进课堂,而是要真正让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常驻师生的心中,学习经典文化已成为师生共同的必修课。

  在第四小学,学校的每一个教育细节都能感受到师生共同学习、共同领悟传统经典文化的气息。学校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各年级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国学授课方式。校本课程、书法课、古诗文诵读课的开展使四小的整个校园书香盎然,国韵飘香。

  礼仪、礼貌、礼节的“三礼”教育在学校也处处彰显着它的内涵。“三礼”教育是第四小学最早提出的教学理念,在这基础上,学校制定了校园三礼10条、家庭三礼10条、公共三礼10条标准,以此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和教育。“三礼”教育,使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貌大为改观,使经典文化传统教育得以“生根开花”。

  在学校,学生们只要看见地上有纸屑,都会自觉地捡起来,看见老师或陌生人都会主动问好,吵闹、打架的行为在学校早已不见踪影。在四小,每名学生都是文明礼仪的传播者,讲文明懂礼貌在四小已蔚然成风。

  五年一班学生李明(化名)曾是一名爱打架、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自从学习传统文化以来,他身上的坏毛病越来越少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现在是学校大队委员,还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学校一直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孝心、感恩心和良好的礼仪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先后在学生中开展了评选“孝顺的好孩子”、“文明礼仪小天使”、“保洁小标兵”、“红旗班”、“优秀大队委”、“先进红领巾广播站”等活动,在教师中开展评选“文明办公室”、“师德标兵”等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在全校形成践行传统文化的氛围,促进广大师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来,每天都能感受到经典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在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让学生们学会尊重、学会礼让、学会博爱。一篇篇经典美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升华。”教师于振杰说起经典传统文化带来的好处时,感慨颇深。

 
作者: 赵庆 董云峰 赵洪秋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徐秋丽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