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综合 正文
民族村里感受不一样的风情
http://suihua.dbw.cn   2015-09-20 17:43:54

  8月28日,庆安县平安镇民族村美丽的民族小区内彩旗飘扬、宾客云集、歌声飞扬,广场喷泉前,身穿节日盛装的朝鲜族同胞们与城乡各族群众一道翩翩起舞,笑迎八方客。民族村举办的“首届朝鲜民俗旅游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城乡的3000余人,广场篮球赛、沙滩足球赛、沙滩排球赛、秧歌表演,参观朝鲜族历史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焰火燃放、参加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来到这的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不一样的美丽乡村。

  民族村是典型的朝鲜族村,全村187户、837口人,全部为朝鲜族人。近年来,民族村围绕朝鲜族特色,抓住村民在韩国出劳务人员多,农民收入高,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坚持“三个结合”,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从2013年开始,民族村谋划启动朝鲜族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传统、生态、资源等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朝鲜族传统美食加工体验区、朝鲜族历史文化展览区、特色农业观赏采摘园和民族社区“三区一园一社区”建设。投资4000万元,整合原有4个自然屯,在张磕巴屯建四层住宅楼10栋,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并实现了现有居民全部入住。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休闲广场和居民储物间,院内道路全部硬化,实施树木和花草绿化,并安装休憩座椅、特色庭院灯和健身器材,满足农民生活需求。

  “一有空闲,我们就到广场跳民族舞,最大的已经69岁了。”活动间隙,64岁的李斗顺老人热情地介绍。民族村依据朝鲜族群众“能歌善舞、活动丰富”的特点,结合民俗特色游,重点打造鲜族主题广场、沙滩足球场、沙滩排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摔跤场等文体娱乐场所,并建设朝鲜族博物馆、凉亭、荷花观赏池、活水喷泉、米酒泡菜体验加工厂等特色旅游资源,特色民族民俗旅游景点建设已初见雏形。富有特色的秋千、跳板等朝鲜族传统运动项目,在民族村得以延续和传承,融趣味与刺激,让人乐在其中。

  “晨晨,快来看,这就是庆安最早种植水稻的人。”一位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家长召唤着自己女儿。位于喷泉旁的朝鲜族历史博物馆。从民族村的嬗变中,让人瞬间从刀耕火种穿越到现代文明;朝鲜族民居情景再现、鲜族生产生活用具展示、民族民俗习惯写真充分展示了朝鲜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依托朝鲜族博物馆,民族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广大青少年道德水平,让村民了解民族历史,又不忘乡愁。

  环境改善了,管理同步跟上。民族村建立和完善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日常管理制度、社区环境卫生管护人员日常工作职责和社区物业管理制度等长效机制,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确保小区卫生整洁。实施“促文明行为入户”活动,制定了民族社区村规民约、文明户评比细则等制度,进一步提升村民整体素质。

  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围绕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朝鲜族传统美食加工体验区和农特产品采摘园,打造以有机大米、米酒泡菜加工、特色农产品采摘为代表的农业特色品牌。朝鲜族风味美食让游客尽享不同的口味,凉拌的清爽,加热的鲜香,深受游客们喜爱。在花草相映、小溪潺潺的幽然院落,美丽乡村家庭旅馆就坐落在院内,朝鲜族大炕、设施齐全的厨房、卫生间,让来到这的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民族村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引导和吸引大量农民直接参与到接待、服务、农产品零售等行业中,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末的不足2万元提高到2014年末的3.1万元。如今,来民族村旅游,让来到这的游客体验到的是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不一样的美丽乡村。

 
作者: 陆洪莲 许宏伟    来源:     编辑: 孙玉志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