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锡文(前左)为微媒体代表授旗。
代表们走进黑龙江省龙海食品有限公司。
微媒体代表们举行座谈会,互相交流,纷纷表示为大美绥化宣传尽心尽力。
在绥棱县文化艺术中心观看版画制作。
网络达人在海伦市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黏玉米前拍照。
代表们在绥棱县洪泽食品有限公司参观。
微媒体代表王磊发表意见。
网络达人在活动主题旗帜上签名。
代表们在海伦市原始森林抗联密营旧址前参观。
在绥棱县上集镇天放村抗日斗争纪念馆参观。
代表们在绥棱县上集镇南湖公园参观。
微媒体代表们参观海伦市原野食品有限公司监控中心。
——绥化微媒体网络达人走进海伦绥棱纪实
行进黑土沃野,感受大美绥化。
16、17日这两天,由市网信办组织的全市官方微媒体、社会微媒体和自媒体的30多名网络达人走进海伦绥棱两地,领略秀美风光,感受家乡新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锡文参加活动并为微媒体代表授旗,他希望绥化的网络达人们,凝聚力量,一起爱护家乡、宣传家乡,不断提高绥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传递网络正能量。
九月的绥化,景美如画。在满眼秋色中,网友们深入厂房车间、田间地头,用镜头捕捉家乡的变迁……海伦和绥棱两地安排的每一个点位都丰富多彩,充满着新闻点和故事。
黑土地培育绿色产业“舰队”
在海伦市原野食品有限公司,黏玉米加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冷藏、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年加工黏玉米1400万穗。网友们边走边看生产过程,还非常认真地用纸笔记录着,当知晓这家企业在“淘宝网”等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上销售时,纷纷发出啧啧的称赞。当大家走进绥棱洪泽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棚室时,瞬间被眼前的瓜果蔬菜所惊艳。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快要压断了枝丫,令人垂涎;一个个金黄的彩椒坠落在地,惹人眼馋;一个个椭圆的香菇安逸地躺着,俊俏喜人。在这里到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200栋大棚棚室蔬菜成为现代农业的新招牌。为迎接大家的到来,公司负责人拿出几种特产葡萄热情待客。“这提子味道就是好,甜呐!”品尝了当地的蔬果,网友们赞不绝口。
新农村让城里人眼红
一路的惊喜,一路的赞叹。绥棱县上集镇是个百年古镇,古镇新风源远流长,渔米飘香繁荣昌盛。走过金色稻田区,网友们来到占地8.3万平方米的南湖公园广场,这里分为休闲健身区、水上观光区和景观游览区,成为很多村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徜徉南湖公园广场,坐在长椅上,大家切身体味出惠民福祉的热度,更能从一亭一树一石的摆布上品味出惠民的独具匠心。在上集镇大兴村,25栋乡村别墅拔地而起,网友们“咔嚓、咔嚓”,纷纷用手中镜头定格美丽瞬间。走进海伦市伦河镇伦河新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清爽的街道,两侧绿化树郁郁葱葱,鲜花争奇斗艳,3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设施完备,农民住房从外观风貌到内部装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面上再也看不到随处排放的生活污水,水泥路上架起了路灯,村民在家中也可以接通宽带上网“冲浪”。“城里能有这么好的空气质量么?”村民的言语中洋溢着幸福与自豪。不少网友赞叹:“没想到现在乡村住着这么舒服!来了就不想走了!”
告慰革命前辈,我们是接班人
在海伦,汽车过了一条林区公路,往林场更深处行驶,一路上,看不到村庄也看不到人群,只有不断重复的山和树,手机也完全没有了信号。就在这座森林里,隐藏着许许多多当年的抗联密营。听工作人员介绍,因为抗联一般都在山里活动,冬天下雪后很难生存,所以只能到处建密营。冬天一般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如果没有密营,战士们都得冻死在山上。密营里面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烤火取暖,像歌里唱的一样,“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绥棱的天放村是国家级革命老区村,原名向阳村。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绥棱大地,绥棱人民开展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战争。1938年12月,于天放随抗联西征部队来到绥棱,先后在上集镇天放村一带开展游击战。1947年,为纪念于天放,经省政府批准把向阳村改为天放村。天放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品涵盖了于天放缴获的部分战利品以及生活和工作用品,英雄战斗的足迹,吸引了网友们,看着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图片,回顾一段段艰难的革命历程,大家的思想接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礼。两天下来,网友们共走访了19个参观点。在最后的座谈会上,很多网友表示:“没有真正的接触,就不可能有深切的体会,这次真是让我们感受深切,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感叹之后更见行动,网友们纷纷表示,要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我为家乡点个赞”为主题,通过微信公众号、贴吧和微博传播出去,让更多人领略家乡的沧桑之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