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85个春秋,品味人生的滋味,我感到书是我最好的伴。
兴趣激发读书热情
1945年,日伪垮台,学校停课。同学向我推荐了一册《三侠剑》,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引起我阅读的兴趣,便一册一册地读下去,还能讲给同院的大娘婶子老太太听。她们也愿意听,几天不讲就有人找我,要求我讲一段儿。读完这部书,相继又读了《雍正剑侠图》、《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狸猫换太子》、《说岳全传》以及《施公案》等公案小说。当年十四岁的我,也明辨不出书的优劣,只是图个热闹。但是书中仗义行侠济困扶弱的人物我认为都是好人,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特别是除暴安良,铁面无私的包拯,精忠报国的岳飞等形象,给我打下深刻烙印。
后来我读了四大名著,主要从中领略其精神,尤其是作者的生平及其世界观。作品所表现的骨气文风更是教育着我,鼓励着我,影响着我走正直的人生之路。
图书点亮心中的灯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是我认识共产党和知道中国革命的启蒙读物。它使我对中国革命和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成为引导我走向共产主义之路的红灯。
阅读这个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是在1947年的中学时代。初读此书只有个新鲜感,对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只是个初步了解,认识不足,也不深刻。那年冬,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听到被压迫农民血泪控诉,看到了农民分得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他们感谢共产党,父送子、妻送郎参加八路军保家卫国,这些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所闻所见,使我认识到共产党好,是人民的大救星。结合革命实践,我在读《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有了新的理解,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也就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跟着共产党走上共产主义之路。1950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期间,阅读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肖三同志编辑的《革命烈士诗抄》,以及许多党的领导人的名著名篇,真正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和正确的党,对党的性质、任务等基本知识都有了更高的认识,感到跟共产党走是一条唯一正确的人生之路,也感到作为共产党员的光荣。此间还阅读了《暴风骤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革命历史名著。“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样在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这段话一直回响在我的耳畔,终生难忘。点亮心中的灯,照亮了我人生的方向。
读书助我登上新台阶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和调查研究的文章,使我收益极大,影响极深,是我认识世界的法宝。
实践使我体会到:读毛主席的书,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使我增强了分辨是非,识别真伪的能力,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多年的阅读我常常是边读边摘记,因此也积累了很多资料,至今也有40多册读书笔记,提高了文笔能力。自1983年开始恢复评好稿制度,到我退休的近10年间有近20篇,被省新闻协会、省电台评为不同等级的优秀稿件。1983年我的一篇评论《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一条新途径》获全国优秀节目奖。被省新闻协会和省电台分别评为一、二等奖。1988年采写的《城市垃圾渴望成为一种新能源》获全国节能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有百余篇诗词作品入编多种诗词典籍。2005年从积累多册的资料中编著了一册《健康长寿歌谣集》赠给老年朋友阅读。2010诗词集《心海潮声》问世,2010年被吸收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最近响应李克强总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我在经常向友人推荐书刊的同时,将我的藏书分设在广电小区庭院两处办起书刊阅览处,供小区居民阅读,期盼逐渐形成学习型小区、书香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