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安达打造文化惠民工程
http://suihua.dbw.cn   2015-09-16 15:26:33

  东北网绥化9月16日讯 “老师,你看我这幅烙画哪里有问题?我总感觉缺点啥?”,“你仔细看,你用力太重,明面烙得太狠,与暗面相比较层次不明显,另外线条还不够流畅。”在安达市民活动中心的葫芦烫画创作室里,90后女孩付佳正在向安达葫芦烫画名师王清海请教烙画技术。王清海说:“市民文化中心成立葫芦烫画创作室后,很多年轻人和孩子都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已经收了十余位学员。我们经常在一起共同学习和讨论烫画的技巧和心得,创作材料已经从葫芦延伸到木板、竹板和宣纸啦!”在创作室的展架上一只只大小各异的葫芦上,烙绘着《百福图》、《百寿图》、《八骏图》。墙壁上、桌子上悬挂着、摆放着各种图案的木质、竹质烙画,有人物、图腾、花鸟、书法作品等,不到30平方米的创作室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走出葫芦烫画创作室,便看见一些中学生正认真地看着古大湖书院和丝网花创作室的简介。在摄影创作室和本土文学《星星草》杂志社里,也有很多爱好者在谈论自己的创作心得。“我们市民文化中心整体分为四大区块即院馆开放区、文化展览区、艺术创作区和休闲乐活区。其中,艺术创作区以剪纸、书法、没骨龙绘画、铜雕、篆刻、葫芦烫画等20个特色文化创作室以及主题特色文化艺术展示长廊为主体。各个创作室的艺术精品也会在文化艺术精品展厅对外进行展览。”市民文化中心主任张红介绍说,“当初筹建艺术创作基地,一是考虑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二是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把创作基地作为文化惠民的窗口。我们希望创作基地能让广大文艺爱好者沟通交流,扩大视野,激发灵感,提升自身鉴赏创作水平,从而提升整个城市文化品位。”

  据悉,近年来这个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文艺精品创作机制、健全创作载体、创新引才理念,加大对文艺精品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探索出一条既有地方特色又能凝聚人才、繁荣创作的文艺精品生产之路。文化活动中心创作基地成立以来,已吸引了近百位艺术名家和广大爱好者参与到文艺精品的创作,不仅提升了本土艺术家的知名度,还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优秀艺术骨干。在创作出文艺精品的同时,也实现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效应,引领带动了全市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 闫鸿亮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