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北林:唱响畜牧增收歌
http://suihua.dbw.cn   2015-09-15 16:29:20

  近年来,北林区积极推进畜牧业的发展,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先进科技运用和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畜牧业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强有力途径。

  初步估算,全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达6万人,农民人均畜牧业年收入1.42万元,现在生猪、肉牛、奶牛、羊、禽饲养量分别为180万头、28.8万头、1.8万头、35万只、2800万只。

  抓龙头带基地

  北林区先锋种鸡场年生产鸡雏88万只,销售种蛋220万枚,纯收入60万元。全区已建成各类规模以上的家庭牧场646个,畜牧科技示范园区9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了75%。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北林区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策倾斜拉动等办法,集中力量建设家庭牧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

  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扶持、培育等办法,催生了一批起点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生产格局。全区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以绥化大众肉联为龙头的生猪、肉牛加工体系,以东兴乳业和龙王食品为龙头的乳品加工体系,以杰隆生物科技为龙头的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年可生产加工生猪200万头、肉牛10万头,鲜乳6万吨,生产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等动物源性蛋白产品5000吨。

  延长产业链条

  太平川镇白五村的金达牧业公司,年出栏商品猪13万头。金达牧业有限公司与周边乡镇养殖户建立供销关系,成立围路、围村、围屯的自主养殖小区,发展壮大合作组织,共吸引养殖户67家,入社农民300余户,直接拉动农民年增收3500余元。走出了一条“畜牧+农业+贸易+小区+合作组织”为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之路。

  北林区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各类畜牧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建设养殖小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增强市场风险的承受力。

  目前,全区发展各类畜牧经济合作组织64个,入社社员7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2300多户。畜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拉动了畜牧产值的提高,带动了畜牧业先进科技水平的提升,围绕养殖业这条产业链从事饲养、加工、运输的农民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增科技含量促发展

  以推行先进科技养殖技术为重点,先后推广了生猪育肥新技术、奶牛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蛋鸡高产技术、肉牛肉羊舍饲育肥技术、肉鸡育肥新技术、中小规模养殖场疫病控制技术等六项主推新技术,推广面达到90%以上。全区奶牛优质冻精改良率达到100%、猪人工授精技术达到了95%。

  在“送科技下乡”活动中,结合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层和养殖户中间,为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建成科技示范基地5个,培养畜牧养殖科技示范户100个,有力地指导了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

 
作者: 魏青波 王树学 高峰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