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28日讯 今年,海伦市以“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宜居、宜乐、宜业的美丽乡村。
重点突出绥北路、海望路、海明路、鸡讷路、东扎路“五路”沿线的乡镇和中心村屯重点建设,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五乱”现象,扎实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五化”工作,到2017年打造12个国家级重点镇,30个省级示范村,60个省级达标村,100个省级基点村,撤并70个自然屯。高标准规划编制设计,重点对12个中心集镇、80个中心村和沿路基点村进行规划,规划内容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村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细化明确住房、道路、污水垃圾、改灶、改厕、改圈、围栏、绿化美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
突出中心集镇建设、危泥草房改造、村内道路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四个重点。中心集镇实现服务农村、带动周边。乡(镇)内主干道硬化率达到100%;供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推进城镇电网智能化,满足分布式电源并网和多元化负荷用电需求;大型公共设施等建筑(群)宽带(光纤)入户建设,普及率达到100%。同步增强城镇的教育、医疗、体育、商业、社会保险等各项服务功能,让进入城镇农民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中心村屯实现主街道路硬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逐步实现农村D级危房全部改造。
推进村(屯)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到2017年,村(屯)标准化卫生室达到90%;加强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每年建设农民健身工程10处以上,到2017年,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80%。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增值增效。打造“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构建种、养、加三位一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全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形成产业有特色,经营有规模,致富有支柱。
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到2017年,中心村文明户比重达到60%以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3年内全市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能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逐年分别达到60%、70%、80%以上,群众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达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