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抗日战争遗迹巡礼
抗日战争早已远离,只有那些唤起记忆的遗迹在岁月中回响,让我们铭记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这些遗迹或是记录可歌可泣的血战,或是展示民族精神的忠魂,或是留下罄竹难书的罪证。伟大的精神通过这些遗迹代代相传,屈辱的历史也由这些遗迹让人时刻警醒。
笔者沿着当年抗日战争的足迹,寻找那些遗迹,惊人的发现遗迹并没有沉睡,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又“活”了起来,又“火”了起来……
许亨植牺牲地
抗联三路军总参谋许亨植是声名显赫的抗日名将,他以高超的指挥才能,曾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连日寇也不得不评价为“谋略匪首”。1941年8月2日在巡察密营的途中,被日军伪警合围,壮烈牺牲在青峰岭下的少陵河畔,年仅33岁。为纪念这位英雄,当地政府在许亨植牺牲地竖立起这块纪念碑。
这是座并不高的墓碑
可它顶天立地与日同辉
在这里可听到呐喊的惊雷
在这里可看到血染的国徽
年青的抗日名将啊
你虽然英年早逝
但你就像这座丰碑
永远在人们心中不倒不碎
你用自己的视死如归
你用自己的无憾无悔,
折叠起岁月的光辉
凝固成民族挺拔的脊椎
碑文是百姓用泪凿出来
每个字都滋润心扉
每个标点都渗入骨髓
读得人们忘情心碎
四烈士遇难地
1942年1月20日夜间,抗联四十三大队在同日军遭遇战后同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大队长王殿阁带领三名战士在雪地长途跋涉后,落宿大罗镇马家桥,惨遭大地主马福宽杀害,四名抗联志士全部遇难。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当地人民群众在四烈士遇难地重塑雕像,以示悼念。
戴一顶狗皮帽子
穿一身单薄的灰布衣
却是大地不朽的筋骨
牢牢地为共和国奠基
目光向着世界默默的注视
那是与时空的碰撞和交织
那是对岁月的积压与反思
你们不该那样死去
没有遗憾不要悲愤
在死的那刻脊梁不弯
已经托起辉煌的奇迹
留下唤起生命的钥匙
有些灵魂虽不着一字
但已经走进历史的字典
猛地冲出禁锢的地壳
孵化滋长出一地的希冀
老金沟密营地
从1936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老金沟密营成为在此地区使用时间最长又唯一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密营。北满省委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领导和指挥对日斗争。同时在这里还设立了军政干部学校、战地医院、被报厂和兵工厂,一直成为西征部队的集结地和中转站,被誉为“红色堡垒”。
木楞房铸就钢铁意志
土窖子淬出胆略智慧
那些像土丘的密营地
却迸发出震天的惊雷
失去白山黑水的儿女
凝聚在这里低吟萦回
触摸着血泪浸泡的土地
将黑色的日子铭记心肺
战斗提炼出民族的共识
面对如狼似虎的强盗
那怕是粉身碎骨变成灰
也绝不能半步后退
红色的心脏在这里跳动
旗帜的鲜艳就不会褪
战鼓敲在褴褛的衣内
刀锋向着血腥风雨突围
白皮营战斗地
1939年初,抗联新编四支队长雷炎率领50名战士,在伊吉密河上游的白皮营子同日本讨伐队遭遇,日军火速调集庆城铁力两县的守备队和警察队200多人,组成搜山大队进行梳篦式搜索。雷炎带领战士巧妙打击敌人,击毙日军30人,伪警10余人,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大捷。
屠戮者总把抗联看成衰草
企图斩尽杀绝连根拔掉
哪里知道衰草扎根土地
有着抱团御敌的精髓
他们的愤恨像地火怒吼
他们的血肉坚不可摧
面对狰狞的魔鬼
如同一条火绳闪耀出光辉
哪怕日寇张牙利爪
哪怕伪警鬼哭狼嚎
深知他们骨里藏的罪恶
再顽劣也要坚决摧毁
正义战争划出耀眼的光彩
鬼子的神话连同躯体埋掉
这就是战争最经典的感慨
不惧牺牲就有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