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28日讯 过去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庆安县巨宝山乡政府就把政府所在地扩建到路上的1500米杖子、65个猪圈、36个仓房,全部拆迁完毕,并建起宽敞通亮的商业街。这么快的拆建速度,在过去不敢想象。原因何在?这是乡政府实行严格的责任细化制度,把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的结果。
为解决有些干部中存在的“宁可不出成绩,也不要出岔子” ,“落实”成了“落空”的问题,今年以来,巨宝山乡多次召开党委和政府联席会议,按照中央的有关文件,把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做为改革重点,推出一系列权利责任量化标准和细化制度。对乡村两级干部全面梳理了职权事项,根据干部的岗位和职责,详细编制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了小册子,或是通过微机屏幕,向群众公布,发动群众监督。这样群众对干部的职责权力看得清清楚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做到了、哪些没做到,都一目了然。乡干部刘贵生在巨泉村包村,一个月前村里的自来水突然断水,按照包村干部职责规定,凡是涉及民生的事项,包村干部必须亲自动手解决。为此刘贵生带领技术员冒着酷暑逐个观察井和地下管道查找原因,都没找出症结。他又连夜跑到县城,请来供水公司的技术专家,挑灯夜战进行排查,终于在凌晨疏通了管道,及时让百姓吃上了水。百姓非常感动地说“这事要放在过去,一个月修上都是快的,啥叫好干部,办实事就是好干部。”
这个乡围绕分级授权、分事行权、分岗建权、分解配权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建立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激励副职领导和主管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副乡长孙志负责乡村道路建设,前一段时间由于河水暴涨,又加上车载过重,全乡先后有5座主桥先后塌陷,成为断桥。孙志多次跑县疏通协调,很快申请到70万元专项资金,他又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请到了优质施工队。开工以后,他吃住在工地,既当指挥员,又当监督员,仅用25天时间,修成了5座新桥,经过验收,座座都是优质工程。党委副书记迟国春在巨泉村包村,发现前宫家屯有条500米的排水沟淤平,如果不及时疏通,将有400亩土地受淹。迟国春当即跑到对口支援部门筹资2500元,又动员群众集资2000元,雇佣5台钩机,仅用2天时间,抢在雨季到来之前,整修好了排水沟。
这个乡通过制定和完善首办负责、一口办理、限期办结等服务制度,对群众关心的低保、医疗、贴补、宅基地等民生事项,全力打造制度“笼子”,最大限度地堵塞执行漏洞,对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进行彻查彻改,立行立办。过去办理低保有些干部捅“腋窝”,群众意见很大。这次和包村干部挂钩,发生问题首先追究的就是包村干部责任。民政助理高永胜在巨宝村包村,发现杨士发屯65岁的贾某年老糊涂,两个女儿都是精神病,却一直没有低保。这次他采取透明公开的办法,公议公评,很快为贾家办理了低保,后来他还通过向省民政厅申请,送大女儿进了海伦精神病院。
为规范权力正常运行,巨宝山乡还切实加强权力监督,整治为官不为,鼓励务实有为,防治权力滥用。他们通过建立任职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对干部经常“咬耳朵”、“扯袖子”。同时他们出台新的考评办法,把干部分为党群、政府、事业、村屯、社区等5个考评系统,按其分类别竞争、分系统排序、差异化考评,对先进者亮“绿灯”激励,对后进者亮“黄灯”警告,对末位者亮“红灯”惩戒,让表现突出的干部不吃亏,让不干事的得不到便宜,已有1名乡干部、2名村干部被亮了“黄灯”,有一名村干部被亮了“红灯”,社会反响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