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要闻 正文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
http://suihua.dbw.cn   2015-08-26 17:04:24

——访市美丽乡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国峰

  “市美丽乡村办公室将以‘三严三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8月18日,市美丽乡村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国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胡国峰说,2015年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开局之年也是关键一年,今年启动了38个重点乡镇、129个示范村和165个达标村建设,分别占三年任务数的63%、85%和52%。全市紧紧围绕重点镇、示范村、达标村抓推进。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打造美丽乡村的“貌”和“形”。全市新建垃圾处理场点180个,新增设垃圾收集点(垃圾箱)3371个,新组建了保洁队360个,新增保洁人员1444名,清除柴草垛1.7万跺,新增绿化面积1500亩,新建围栏、围墙13.5万米、安装路灯2379盏,硬化边沟15.7万米。目前,全市月清理垃圾1.8万吨,绿化覆盖率达18%,主街边沟硬化率达55%,基本实现面上整齐干净,农村环境有了极大改善。重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美丽乡村的“质”。全市建设供水管线27.8万米,新增供水户数9085户,比上年提升8%,自来水入户率83%,主街道路硬化新增9万米,比上年提高7%,硬化率达92%。全市新型民居新增建设面积26.7万平方米,旧房改造7949户,其中改造泥草房5901户,改造率达32%,基础设施逐步加强。建设农家书屋276个,建设文化广场266处,建设文化活动室269个,建设标准化卫生室167个,中心村电话普及率、有线电视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分别达到54%、67%和32%,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强化产业支撑,夯实美丽乡村发展之“基”。发展特色种植业的村202个,占470个的43%,有加工销售企业的村177个,占470个的37.7%,470个示范村、达标村中,建设乡村旅游点38个。

  胡国峰说,虽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了一些亮点,但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距离实现目标也有一定的差距,也存在规划不够科学,建设资金缺口大,产业支撑力不强,主体作用未发挥等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胡国峰说,村容环境整治是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我们继续按照“六改”、“六整治”和“四化”的要求,抓好村容环境整治,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引导各地,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环境管护机制。要强化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积累和农民收入,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要突破难点,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帮扶共建、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解决资金难题。要大力实施能人战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真正把有头脑、有魄力、得民心、能干事、善成事的农村带头人配备到村“两委”班子中来。

  胡国峰说,为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我们要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依据《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台账》抓好推进落实,组织督导组,定期开展督导,实行周报制和月报制,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定期通报。二是认真准备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以典型引带美丽乡村建设。四是搞好日常协调,把任务分解到各个牵头部门,按照实施方案一件一件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五是当好参谋,做好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为市委政府当好参谋,总结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模式,加以推广。六是依据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好我市的考核办法,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作者: 许宏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