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本地新闻 > 精彩点击 正文
以“三个导向”引领拓宽农民增收路径
http://suihua.dbw.cn   2015-08-26 17:04:24

  本报今天刊发的《中共绥化市委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确定了农民收入的4个方面目标,给出了农民增收的4条新路径。

  意见确定的4个方面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为实现目标,意见明确这样一个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三个导向”,坚持“四化联动”,加快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多元增长、持续增长,加快农区现代化建设进程。

  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是我们谋划工作,推进发展的前提,也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基本遵循。

  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都由市场需求开始,由市场需求“指令”来决定,农业生产经营也不例外,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

  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经营的资源。在政策的框架内行事,按照政策的要求办,顺着政策的趋势走,可以借势得力,获得来自国家、省级层面的支持。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一个大政策,就有很多利好,要求我们挖掘这里的含金量。

  解决矛盾是推动农民增收的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根据本地的突出矛盾,寻求破解之道。我市干部群众普遍追求产量的意识根深蒂固,重产轻销的思维根深蒂固,就农业抓农业的打法根深蒂固,这不仅局限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局限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解决三个“根深蒂固”,就要实现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效”的转变,实现由“种得好”向“销得好”的转变,实现由“就农业抓农业”向“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的转变。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促进农民增收是永恒的主题。市委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抓住了根本、核心和关键。意见鲜明地给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和政策性收入四个新路径,精炼、透彻、到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就是要在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完善营销体系、发展休闲农业着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要突出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劳务输出、支持自主创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要在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农村融资突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要在提高农民补贴收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减少农民公共消费支出下功夫。

  可以说,意见的制定实施,充分考虑了我市的基础现状,也考虑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要求。其切合了深入落实中央省委有关精神要求,是围绕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具体贯彻落实意见,是立足市情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指出了一条符合绥化实际、具有绥化特色的促进农民增收之路。

  市委制定出台农民增收意见,目的在于使其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一号文件”,实现农民加快增收、普遍增收、持续增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真抓落实,如果不这样,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是一张白纸。这就需要我们强化组织领导、基础保障、农民培训、社会服务、基层建设,以此提高服务农民增收的工作水平。

  这就需要我们着眼“十三五”时期看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性,立足市情和顺应实际需要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紧紧围绕三个导向,坚持四化联动,一二三产齐抓,拓宽选准促农增收路径,促进农民多元化、持续增收,到2020年,我市一人不少、一户不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桑胜东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