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西县委书记王立波
8月10日,市委印发了促进农民增收意见,各地是如何贯彻落实的?8月24日,记者走进兰西县采访了县委书记王立波。
记者:王书记,请您谈一下对促农增收的理解和认识。
王立波:绥化是农业大市,兰西是农业县份,促农增收是永恒主题。市委促进农民增收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抓住了根本、核心和关键。尤其是四个实现路径,精炼、透彻、到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指导小康兰西建设的行动纲领和重要抓手。作为兰西来讲,我们要科学确立促农增收思路,合理制定促农增收目标,拓宽选准促农增收路径,用苦干实干、全民动员打赢促农增收攻坚战。
记者:市委提出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兰西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立波:我们从8月11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8月19日专题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把涉及的27个部门50项任务逐一下摆,初步形成了兰西县《促农增收总体实施方案》。具体来讲:
一是调优种养结构,实现种得好、养得好。兰西是玉米生产区,每年玉米种植都在220万亩以上。玉米上有价格天花板,下有成本地板,增收空间有限。调优种植结构,把常量变增量,努力寻求促农增收新增长点迫在眉睫。实践中,我们确立了东稻、中菜、西牧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种植结构向“四增”调整(即增水稻、增瓜菜、增畜牧、增特色)。在增水稻上,以东部四个乡镇为重点,扩大旱改水面积,力争3~5年时间,水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在增瓜菜上,以中部拉哈岗沿线6个乡镇为主体,搞合作、建冷链、活营销,重点打造100个大型瓜菜合作社,建设百里瓜菜产业开发带。到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以上。在增畜牧上,大力发展“两牛一猪”和草食畜牧产业,推进过腹增值,过腹增收。重点打造远大、星火、燎原等西北部牧业强乡重镇。在增特色上,扩大临江烤烟、北安小米、星火葵花、红光食用菌、兰河杂粮种植规模。发展专业化生产村,调优粮经饲比重,提高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
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卖得好。第一,扩大合作社规模和领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要在小单元与大合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均化成本,稀释风险。要扶强做大1200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和34个千万元农机合作社,加快土地确权,推动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我们有500个外埠劳务基地、60个专业打工屯和800名打工能人,要积极给走出土地的农民就业找出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第二,搭建电商合作平台,减少中间环节,打通绿色通道。强化由端头到地头,由餐桌到田间的逆向思维,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新型业态发展,借助厦门林语花溪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万村千乡”试点项目、北京一亩田集团等电子商务平台,对全县255万亩绿色农副产品签定订单打包上线交易,推进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第三,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品质。以榆林镇蔬菜智能育苗工厂、东部4处水稻智能育苗示范基地、3个国家级科研试验站、4个院(博)士工作站和100名科技特派员为支撑,整合农委、县社、农技中心、商务等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力争用3-5年时间,建立完成集农产品检测、农产品溯源、测土配肥应用、农业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农业”集成应用服务平台,确保农产品安全可靠。
三是深化农产品加工和品牌经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在蔬菜加工贮运上,与中信集团、中科院、省农科院共同开发打造中信食品产业园,上马蔬菜生产加工项目,加快蔬菜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化;加大神农、东金等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大力开发南瓜子、净菜等高端食品加工项目;加强与山东莱阳、寿光、吉林金塔集团等蔬菜加工企业合作,打造绥化北菜南运核心区;鼓励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蔬菜产业开发,发展冷链物流和错峰冷藏,提高秋冬蔬菜贮藏能力和淡季蔬菜供应水平。在草食畜牧业产品开发上,推进大辉万头肉牛、兰胜草业万头肉羊、万只生态鸡等养殖加工项目建设;与中国草业集团、黑龙江艾禾生态草业公司合作,对苜蓿草进行深度加工,提高苜蓿草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改造,上马安佑集团民猪肉专用饲料加工项目;与山东泉林集团合作,推进5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农民亩增收100元,增加城乡就业4000人。在市场营销上,注册成立兰西产品销售公司,对兰西瓜菜、杂粮、泥河鸭蛋、民猪肉等农副产品开展大规模宣传销售活动;加强与北京新发地大市场、哈尔滨哈达批发大市场及省内15所高校、机关、大型超市合作力度,开展放心蔬菜配送,抓好农超一站式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市场占有率。
记者:兰西作为国贫县和全省十弱县,在困难群体的增收致富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王立波:扶贫开发是我们工作的重头戏。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座谈会提出的“四个切实”要求,突出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民生事业扶贫,创新机制,精准发力,坚决保证2019年全县50个贫困村61150个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兰西“一户都不能落,一个都不能少”。一是认真编制好全县“十三五”片区扶贫规划,抓好50个重点村对上项目争取和6个重点乡镇培育增收产业项目的争取工作。二是围绕行路、就医、住房等民生问题,全力兑现26件民生实事承诺,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投资2.8亿元的59公里安兰路改造项目必保竣工通车,彻底解决6个乡镇10万人出行难的问题;我们正在开展“屯屯通”道路会战,到明年7月末改造乡村道路300公里,为百姓铺就致富路。三是第一书记带头,500干部联乡驻村入户,与贫困村、户“结对子”,因村、因户制定精准扶贫致富规划,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工作格局。
记者:请王书记谈一谈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有什么样的保证措施。
王立波:“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要落靠党政班子分工负责机制。县党政班子、人大、政协领导干部要带着责任履职尽责,联产业、抓扶贫、促增收,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二要落靠督办问责机制。由县纪委书记牵头组建大督办办公室,把分散的督办力量整合集中,列出督办清单和问题清单,定期公布督办结果,奖勤罚懒督办问责。三要落靠管党责任机制。强化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以务实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奋力开创兰西促农增收工作全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