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23日讯 庆安县关工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把帮助农村青年科技致富的重点由农户及时转移到新型经营主体上来,选派3560名懂科技、会管理的五老人员,倾力帮助新型经营主体的领班人、经营人,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学习科技,既发挥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又提高了农村青年的科技水平。
庆安县近两年新型经营主体有了长足发展,已涌现农业合作社991个,家庭农场693个,种田大户2078个,农业加工龙头企业196个。他们经营着全县286万亩中的205万亩土地,占到总面积的72%,这些土地有4000名技术能人经营,已成为农村种田的主力军。新型经营主体是农村中的新事物,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出现许多新矛盾,有的难以靠自身力量化解和破除。面对这种情况,县关工委及时向县委写出专题报告,提出组织由懂科技、能致富、会管理的五老人员进入这些经营主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县委对这一报告十分重视,全力支持他们的行动,并召开乡镇领导会议作了专题部署。全县很快选派3560名五老进入经营主体,依据其特点,开展组织引导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头人多是科技人才,有着较高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特长。五老如果仍像过去帮助他们学习掌握一般的科技知识,必然会有种吃“回锅饭”的感觉,既不解渴,也不感兴趣,势必不受欢迎。为此他们改变做法,会同农业、畜牧、林业部门改变科技培训内容,根据实际需要,把单项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多送套餐和新餐。近几年许多种田大户大面积种植大棚元蘑、猴头、木耳,形成了规模生产,有的五老就利用自己的老关系,把东北农业大学的实用专家请来讲课,专家现场传授了利用牛粪秸秆栽培蘑菇的高产技术,很受种田大户的欢迎。平安镇一些合作社搞起稻田养鸭、稻田养鳖,但技术不够成功,朝鲜族五老就到韩国把这方面的种植专家请来讲课,让合作社领办人大开眼界。县关工委在科技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组织起已退休的178名农牧畜高级技师,直接进村入户,同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办人接对挂钩,把技术指导到人,成果转化进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规模都比较大,大的经营着上万亩土地,小的也有近千亩土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庆安组织五老人员在生产大忙季节参与管理,主动出谋献策,帮助合理安排种植计划,确保把土地种到腰窝上。发展乡发达村种田大户宋克臣经营着5000亩土地,到春种忙得焦头烂额,乡关工委根据宋克臣地多难管理的情况,在春秋两季组织二十多名五老种田老把式划片定点帮他跟踪管理。五老根据土地墒情、作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计划,既发挥了大机械的作用,又确保了种植进度,宋克臣十分满意地说,老同志帮到了节骨眼上。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管哪种形式,都是采用租赁承包的方式进行经营,由于涉及农户多,矛盾也突出,常常自己难以化解。为此他们组织五老人员,成立了自愿服务队、矛盾协调队主动为经营主体化解矛盾,解决好遇到的难题。今年春天久胜镇有许多农户打算把流转的土地要回来自己种植,这势必影响连片种植,大机械被搁置,新型经营组织出现利益受损的情况。镇关工委及时组织五老人员分头进行调查,征求意见,很快摸清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户觉得土地长期流转不合算,不如自己经营挣钱。他们根据农户的意愿,同经营主体反复协商采取土地全程托管、劳务托管、季节托管、订单托管等四种类型的租赁形式,很快化解了矛盾纠纷,稳定了土地流转。
由于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种类繁杂,又用工集中,总会遇到资金、用工、技术等多方面的难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对此,各级关工组织发动五老人员全力帮助协调排除。巨宝山乡巨泉村孙迁是一个养殖大户,年出栏生猪1.1万头,由他牵头组织了养猪生产合作社,成为全县最大的养猪群体。今年春季猪肉价格下跌,出现憋猪现象,两个月内没有生猪出栏,急需百万资金进行周转。乡关工委副主任任传国了解到这种情况,一方面到县畜牧局帮助解决专项资金80万元,又从银行帮他贷款50万元,及时解决了燃眉之急。久胜镇是一个农民工外出较多的镇,用工比较紧张。去年秋收大忙季节,3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同时开工,企业发生雇不到人的现象。镇关工委副主任李德军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及时深入乡村组织留守老人、妇女进入企业,很快组织起380名妇女,206名老人进企业务工,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又增加了留守人员的收入,实现了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