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日报》今日刊发中共绥化市委关于实施“双富”工程促进农村加快发展的意见,意见鲜明地提出了“富集体、富群众”的农村工作奋斗目标。
我市实施的“双富”工程要实现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五年多时间,高标准打造一批特色产业村、绿色食品园区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引进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寒地黑土品牌,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培育一批经营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使全市村年集体经济总收入、集体积累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壮大,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这一目标的提出,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的实际步骤,特别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一个实际举措,是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基于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需要,这对于保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推进农区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富群众是永恒的追求,富集体是践行问题导向。“富集体、富群众”是广大农民所思所盼。当前,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负债村达90%以上,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仅占40.3%;全市贫困人口45.6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0.7%,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关注的一些公益事业和公益性活动难以开展。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所以我们要坚持这一问题导向,全力解决村集体债务大、包袱沉的实际问题。到2020年我市要实现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壮大,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人不少,一户不落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一个难度最大的目标,又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只有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市委出台的实施“双富”工程促进农村加快发展意见,目的在于通过“双富”夯实党的基层基础,鼓励基层探索实现“双富”的新路径,特别是激励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下的村级组织探索创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办法新路径,使“双富工程”真正成为加快农村发展的有效招法。
为把“双富”工程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久久为功,抓素质升级,打造“两高双强”型干部队伍。抓示范引带,开展支部抓产业项目活动;抓联系服务,引导干部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抓典型宣传,营造实施“双富”工程的良好氛围。
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坚定不移地抓好农民加快增收、普遍增收、持续增收的同时,着力践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用好涉农惠农政策、抓好招商引资、强化“三资”管理、挖掘域外能人促增收、发展特色产业、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建立专项发展资金、推动区域战略合作等十条促增收路径,并借鉴本地和外地富集体经验做法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发展发展互联网+等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开创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实施“双富”工程,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乡村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干部优势,奋力推进农区现代化;乡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求实善做,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