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县创新低保工作模式纪实
“现在,只要带上户口簿、身份证和相关证件,就可以到人民办事中心低保局窗口申请办理低保,不但公开透明,也没有人卡。”8月11日上午,在青冈县人民办事中心申请办理低保的青冈镇居民李凤云对阳光低保赞许有加。今年,像李凤云这样通过申请有2657人被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近年来,青冈县把握改革创新的脉搏,把“高效、规范、公平”作为开展救助工作的基本准则,着力探索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规范和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动、科学运转、快捷高效、阳光正义”的工作格局。
探索创新,编织“信息化”低保
一直以来,低保工作人员常年奔波于县乡部门之间,传递情况、转送认证材料,耗时费力。办理低保周期长,家庭信息比对难,年度查验低保家庭情况难度大,低保信息难查询,一直是工作运行中的一块短板。
青冈县民政局探索搭建信息化平台,委托深圳安华达科有限公司开发了《青冈县低保管理系统》,覆盖了低保申请、认定、审批和后续管理全过程,低保工作走上了一条快捷、高效、精准的智能化轨道。
他们把社保人员信息、财政开支人员信息、工商户信息、车辆信息、房产信息等多种比对信息,先行植入软件管理系统,每半年进行一次更新。在办理低保时,他们将申请低保家庭的信息输入系统,进行即时信息比对,有效筛查和认定不符合条件人员,然后把申请户认定的结果、核实的情况输入《青冈县低保管理系统》,及时传递给低保局在网上给予在线审批,既快捷又高效。履行审批手续后,在领证的过程中会将新批低保人员的人像、指纹信息全部录入《青冈县低保管理系统》,为年度的清理整顿提供有效依据。系统管理,网络审批,大大缩短了低保的办理时间,整个办理过程10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低保对象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规范行为,构架“体系性”低保
青冈县在充分发挥村级(社区)组织作用上进行了新的尝试,用两张表把基层组织作用固定下来。一张表是《青冈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承诺书》,要求低保申请户如实申报家庭财产,并且承诺申报的真实性;同时承诺允许低保办理机构核查他的家庭经济状况,公示他的家庭信息。另一张表是《青冈县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认定表》,由村级、社区召开村民、居民代表会议,核定申请人家庭财产和收入情况。为了使低保办理更加公开、公正、合理,他们要求要有5名居民代表联合签名进行印证,并要求签名人员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核对信息真实性。
这种联名签名印证的办法充分调动了基层组织配合把关的积极性,保证了家庭经济状况核定的真实性。
阳光操作,铸就“透明度”低保
提高低保工作透明度是青冈低保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的法宝,他们将城乡所有新认定拟纳入低保群体的家庭,进行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示。抽查前,申请人家庭信息在电视台公示七天,工作人员带着群众反映的情况复查核实;抽查中,每深入一个村屯、街委,都要把拟纳入低保名单进行张贴和发给周边群众,做到办理低保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有效减少了关系保和人情保现象的发生,打消了群众对办理低保的一些误解,给基层低保工作者一个清白,也还给群众一个明白。
他们还成立了低保监察大队,专门负责低保监察。去年以来,低保监察大队共接到群众举报67起,查实62起,清理不符合低保人员132人。低保管理系统启用后,这个县低保局采集了所有低保人员家庭信息,不定期进行信息比对。对家庭成员有新购置车辆的、有新领取社保工资的、有新纳入财政工资的、有新进行工商业经营注册的低保户,进行全面清理,有2732名家庭条件改善人员被清理出低保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