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绥化市一群崇尚健康快乐、喜爱户外运动的市民将一块自己制作的石碑立在了呼兰河的源头。这是这群有着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运动达人,三年多来的一个心愿。这块镌刻着“呼兰河源头”的石碑静静地伫立在呼兰河的源头,它将见证绥化市民户外健康运动与保护自然的全新理念。
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始建于2008年7月,初期只有几个人,都是教育界的同行。6年之后的2014年,这个运动群的全新理念及精彩活动逐渐被身边的同学、朋友们认可并纷纷要求加入。2014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运动群的成员迅速增加到666人。群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上至政府的高级公务员,下至普通的市民百姓,有年过古稀的老者,也有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
八年来,这个运动群组织了很多次户外健康运动,足迹遍及了龙江的山山水水。2009年,他们举行了龙江骑行活动,4个群成员组队骑行到祖国最北端北极村;2010年,又一个4人骑行组,骑行到了祖国最东端的抚远东方第一哨,沐浴照耀祖国的第一缕阳光;自2008年至今,每年都有不同的6人骑行组举行至牡丹江的骑行活动;2015年2月,举行了6人冬季2日穿越大箐山(中途宿营);2015年7月举行单人单日骑行410公里、单人单日徒步106公里活动;2015春,两次单日百公里徒步(设有30,50,70,100公里)。此外,这个群还有平常的例行活动,如每周三的夜徒绥化周边等。与此同时,运动群每年都要举办向社会献爱心活动,每年两次深入到社会福利院看望老人,把健康快乐的理念和真诚的爱心送给老人们。
本文开头提到的这次呼兰河源头立碑活动,源于三年前的2012年。那一年9月,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举行“四人呼兰河探源”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群员们便有了在呼兰河源头立碑的想法,希望以此开启本群及友群对户外健康运动与保护自然的新理念,也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留一个纪念。2015年6月,他们又组织了7个群员再次探源。之后,他们又完成了2人呼兰河全程徒步,此活动有100人积极参与,并此引起了1000人关注,在群里再次掀起了群友对呼兰河文化的关注及保护母亲河的空前热情。自2015年7月中旬起,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准备,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的12名群友,于8月15、16日,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12人手推肩扛,最后又顶风冒雨走了30多公里的山路,终于将长15厘米,宽13厘米,高150厘米,重75余公斤的石碑运抵山顶源头。
呼兰河源头位于铁力桃山鸡岭林场附近,那时一座被当地人称为“三座大山”的小山,海拨不足1000米,但她的净美、自然,还是能给人以深深震憾。山虽不高,但她却孕育出了我们的母亲河——呼兰河,这条河流以她宽广的胸怀滋养着龙江儿女。而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把自己的责任与爱留在了母亲河的源头,留在了美丽的青山绿水间。
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为了此次行动,还制作了立碑宣言:百年前,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让世人知晓了呼兰河,523公里的呼兰河从小兴安岭西南侧深山发源,支流汇聚,胸怀宽广,滋润着松嫩平原东部广袤的土地,记录着龙江大地的沧桑巨变,养育着一方人民。近几年来,呼兰河畔热爱生活的零距离勇士们,怀着对母亲河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三次共二十三人踏上了寻源之旅,他们冒酷暑、战荆棘、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几经考证,终于成功探得呼兰河源头。今乙未年八月一十五日,绥化市零距离户外运动群一行12人,靠人力负重徒步二十余公里,把长15厘米,宽13厘米,高150厘米,重达75公斤的精刻源头石碑,合力赤心搬运,郑重立于此域!补无源头标记之空白,解无准确定位之难题。此举是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的一大善事,代表了666位群友报答母亲河的心声,也为后来人探源提供了目标,此举必将载入呼兰河文化的史册。愿呼兰河源头永远圣水长流,两岸风调雨顺,万民乐业安康、吉祥如意!!向呼兰河源头敬礼!!
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呼兰河探源立碑活动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让我们看一看网友们的部分评论:一位叫琴儿的网友说,也许是为了心中那份美好的执著,从四年前的四人探源,到今年的七人探源,到今日的12人负重立标,叫我们为零距离这个户外即年轻又有久远的团队而自豪,呼兰河源头也许有匆匆脚步千千万万,但他们只为去观看那奔腾不息的呼兰河水,唯有零距离户外群,为呼兰河源头去定下永久的标识,让我们能成为这个群的一员而骄傲,更为这个群的12位勇士的壮举而自豪,向你们敬礼!
一位叫承载的网友说,或许最美好的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瞬间绽放的笑容,呼兰河有奔腾咆哮浪花也有涓涓流淌的小溪,有绿色葱葱万万茂物的森林也有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两岸。呼兰河源头留下了零距离12人的足迹,让我们为他们致敬贺彩敬礼!八月是一个多梦的季节,让岁月把我们的梦汇入美丽的呼兰河形成一双洁白的翅膀,借着它飞向湛蓝的天空,去寻找云的神秘,去圆我们想要飞的梦。我爱呼兰河,我爱零距离。
这位叫高歌爸爸的网友这样说,疾风骤雨,源头夜!宁静肃然,山更岚!水淡然,人不浊,回眸望……尽眺人巅唯有把脚迁!十二勇,夙心愿,负重艰辛用碑言,难!难!!难!!!
网友水墨悠然说,浅秋逢雨,赴源头,巾帼须眉,齐上阵。幽静清新,山叠翠,河水清澈,人更爽。举步维艰,路湿滑。勇士负重,远征途。圆满立碑,尝夙愿!赞!赞!赞!
网友男儿行写道,呼兰河畔,水之源,亲近自然,零距离。三顾崎岖,山有趣,夜宿深峦,人不还。百斤石碑,隆搬运,十二勇士,挥方裘。今朝建标,书历史!强!强!强!
我行我速说,呼兰河源头以它的净美深深的打动了我。不与世争、甚至不为人知,但掩饰不住它的美丽与纯净。希望我的两次到访不会搅扰到她,我力争做到了“人过无痕”。真心希望“零距离”的小伙伴们都能够,走进自然、融入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共勉!在立碑的过程中,绥化零距离户外运动群队员们还在呼兰河源头区域带回绥化人留下的垃圾,不知道是其他哪个团队遗留,他们已经拍照留存,同时也作为零距离以后的一个警示: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但同时要保护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