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讨论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绥化市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意见
东北网绥化8月19日讯 8月19日上午,市长王金会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绥化市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意见。
副市长王桂芝、刘野,市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出席会议。议题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研究讨论了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充分激发来自民众植根基层的创业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联动的农区现代化,我市将大力培育创业主体,鼓励大学生、农村劳动者、退役军人、科技人员自主创业。不断拓宽创业领域,围绕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创业,围绕丰富的农牧资源加快农区工业化推进创业,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推进创业,围绕“互联网+”新型业态加快信息化推进创业。强化政策扶持激励创业,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加大减费降税力度,加大失业保险、社会救助扶持创业力度。积极打造创业培训平台、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大力营造全民创业良好环境。
会议要求,推进全民创业,制定支持扶持政策要有政策支撑,必须符合国家、省里的政策要求,要结合绥化实际、体现绥化实际,确保政策能够顺利实施。相关部门要落实、支持、研究好市里出台的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创造条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发展。在实际运行中,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具体措施办法。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推进创业大厦建设,确保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创业大厦重点吸纳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大学生创业、电子商务等主体入驻。
会议讨论通过了绥化市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意见。
全市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分为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15年,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物质装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保障有力、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二阶段:2016年~2020年,形成以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为主体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以水利化、农机化、规模化、科技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科学发展方式。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起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走向生产与生态平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富民强市发展道路。
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优质高效种养业,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产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机合作社,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大户,支持发展家庭农场,扶持发展涉农企业。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耕地保护与建设,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创新建设用地管理,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拓宽抵押范围和担保方式,有效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增强信贷支持实效;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帮助涉农企业筹集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信贷投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拓宽支农再贷款范围,构建金融惠农政策体系;创新农村金融监管机制,提高地方金融监管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农业科技攻关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农业生物技术,重点研发新品种新品系;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标准化水平;创新农业装备技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创新农业加工技术,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条;创新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发挥引带示范作用;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网络,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加快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